新公司法对股东决议撤销权及知情权保护
xx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龙铸以xx公司未通知其参加公司于2006年1月12日召开的临时股东会议为由,要求撤销xx公司该次股东会所作出的决议,并要求公司保障股东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权利。法院经审查认为,xx公司于2006年1月12日召开了临时股东会,并通过了一项决议,决定将xx公司整体合并入九方饮食文化有限公司,但该次会议并未以有效方式通知所有股东参加,其召集程序违法,根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之规定,判决撤销xx公司于2006年1月12日作出的股东会决议。另外,对于原告的另一项诉讼请求,两原告虽曾书面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但由于公司法规定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有不正当目的,可拒绝股东查阅公司会计账簿,遂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该项诉请。
从表面上看,该案的判决似乎合理合法,但深究起来,我们便可发觉该案的判决结果还是有其不合理之处的,并非是由于法官判断错误,错判了案件,而是由于公司法对于股东行使其决议撤销权及知情权的规定存在着不足,才导致了法官在权衡利弊时虽左右为难,但又不得不服从于法律规定的尴尬。法院在审理该案的过程中发现,xx公司在作出整体并入九方饮食文化有限公司的股东会决议之后,原告起诉之前,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合并整合阶段,xx公司的公章、财务章、合同章等均已交由九方公司实际控制,且两公司的财务帐目已基本合二为一,在此种情况下,依据公司第二十二条之规定所作出的判决将势必导致xx公司与九方公司为合并所作的努力付诸东流,且所有的程序与工作都将撤销、回归原位。试想,这将给xx公司及九方公司带来多大的困扰与麻烦很显然,撤销的不利后果要明显大于原告因被剥夺股东会的参与权及表决权所遭受的不利影响,这样的判决又是否真的有利于保护交易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呢针对两原告所主张的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即股东的知情权的问题,被告xx公司仅以认为原告有可能泄露公司商业秘密为由,拒绝了原告的查阅申请。对于被告所提出的上述理由是否正当、是否合法,公司法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因此,法官在其自由裁量权之下,判决驳回原告的该项诉请,也无错误,且似乎也符合该条法律法律规定的初衷。但是,如此一来,无形中就为保护小股东的知情权、监督公司的财务状况建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因为公司几乎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出些毫无根据的理由来拒绝股东的查阅申请。
2006年1月1日起生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试图为股东特别是小股东的权益提供更多的法律保护,但从上述案例看来,其仍然存在着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弱的问题,在保护股东权益的操作层面上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股东知情权的内容、理论依据以及我国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股东知情权包括查阅权、质询权、公司检查人选任请求权和诉讼救济请求权等。我国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过于简单笼统,缺乏完整逻辑体系,存在对股东质询权不明确和外部检查人选任权缺失等问题。
股东知情权的重要性以及实际操作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文章介绍了A公司作为B股份公司股东要求审计引发的争议,阐述了股东知情权的定义、目的以及公司法强制性和任意性规则对股份公司股东知情权的影响。文章指出,股东知情权既是约束也是自由度的一部分,旨在保护股东投资
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定义和法律责任。欺诈消费者行为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欺骗、误导消费者,损害其合法权益。包括销售掺杂掺假商品、虚假价格表示、虚假宣传等行为。经营者若无法证明自己并非欺骗消费者,需承担法律责任,包括销售失效、变质商品和伪造冒用他人企业
北京某公司股东知情权受限的问题。公司曾在章程中规定股东需申请并由董事会判断是否同意查阅财务会计报告,引发了纠纷。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最终判决确认股东知情权是法定权利,不能被公司章程限制或剥夺。公司必须向股东提供财务会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