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26日,于先生成为北京某环保公司的股东,并交付了10000元。然而,自于先生成为股东以来,环保公司从未主动向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尽管于先生多次要求公司按时向股东发送财务会计报告,但环保公司一直未给予正面答复。后来,在于先生的坚持下,环保公司于2005年4月同意他查阅财务部门。然而,当于先生要求复印涉及自身利益的相关内容时,环保公司称根据修改后的章程,公司无需向股东发送财务报告,股东只能查阅但不得复印。于先生只能无奈地前往工商管理机关查询并复印相关档案,还需支付667.5元费用。因此,于先生将环保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提交2000年至2005年每年的会计财务报告,并赔偿查阅费用。
经过一审法院的审理,判决认定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作为环保公司的股东,于先生要求公司提供财务会计报告并无不当之处。因此,一审法院支持了于先生的诉讼请求。
环保公司不服一审判决,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环保公司称,根据修改后的公司章程,股东要了解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必须提前向公司申请,并由董事会决定是否同意查阅财务会计报告。即使董事会同意股东查阅,股东也不得复印相关资料。因此,一审法院判决违反了公司章程和股东会决议。
经过二审法院的审理,认为股东的知情权是其法定权利,不应受到公司章程的限制。环保公司于2003年4月8日召开股东会,对公司章程中关于向股东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义务条款进行了限制性规定。然而,该规定没有法律依据。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环保公司仍有向股东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义务。因此,二审法院驳回了环保公司的上诉,维持了原判。
股东知情权的重要性以及实际操作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文章介绍了A公司作为B股份公司股东要求审计引发的争议,阐述了股东知情权的定义、目的以及公司法强制性和任意性规则对股份公司股东知情权的影响。文章指出,股东知情权既是约束也是自由度的一部分,旨在保护股东投资
决议无效之诉、决议撤销之诉、损害赔偿之诉和查阅权请求之诉等四种与公司决议和股东权益相关的诉讼类型。其中,决议无效之诉和决议撤销之诉关注公司决议的合法性问题,而损害赔偿之诉关注股东权益的保障。此外,修订后的公司法增强了股东的查阅权,为股东知情权问题和法
我国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和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等文件,并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提出查阅会计账簿请求时,需书面说明目的。若公司认为请求不正当并可能损害公司利益,可以拒绝并提供书面答复。公司拒绝时,股东可向法院提出申请
欺诈消费者行为的定义和法律责任。欺诈消费者行为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欺骗、误导消费者,损害其合法权益。包括销售掺杂掺假商品、虚假价格表示、虚假宣传等行为。经营者若无法证明自己并非欺骗消费者,需承担法律责任,包括销售失效、变质商品和伪造冒用他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