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利 > 知情权 > 股东知情权该如何实施

股东知情权该如何实施

时间:2023-12-09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4186
案情介绍:2006年6月,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受理我市某有限责任公司四位自然人股东向该公司提起的公司知情权诉讼,要求该有限责任公司向股东提供公司成立至今的被告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定、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报告供原告查阅、复制;提供公司成立至今的被告公司会计账簿供原告查阅。该案是自2006年1月1日新公司法颁布实施以来,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受理的第一起公司知情权纠纷案件。

公司知情权的重要性及法律规定

公司知情权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随着现代公司法的发展,对股东权利的研究已成为公司法研究的热点问题。公司知情权在股东权利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是实现其他股东权利的基础。股东权利的正常行使需要股东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和相关信息。

新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

2006年1月1日,新公司法开始实施,对股东知情权的范围进行了变化。新公司法拓展了股东行使知情权的范围。相比之下,新公司法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知情权的行使范围放宽到包括查阅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公司的会计账簿。股份有限公司行使知情权的范围扩张到包括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大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

此外,新公司法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可以看出,新公司法更加重视和承认股东的知情权。立法者对股东知情权持积极肯定态度,并扩大了其范围。然而,为了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法律对股东知情权的行使做了一定的限制。尽管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查阅上述各种公司文件,并复制其中一部分文件,但对于公司账簿等文件,法律没有赋予股东复制权。法律在对待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查阅权时持谨慎态度。法律规定,在提出查阅请求时,股东必须以书面形式向公司提出请求,并说明查阅的合法目的。如果公司有合理理由认为股东的查阅请求存在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公司可以拒绝提供查阅。然而,为了防止公司滥用股东目的不合法为借口拒绝查阅,法律赋予股东一定的救济权利。当公司拒绝查阅时,股东有权要求公司在15天内给予答复并说明理由。如果股东认为拒绝查阅不当,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请求,要求公司提供查阅。

公司知情权的审判实践问题

在公司知情权的审判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是主体问题,提起公司知情权诉讼的原告应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包括自然人股东和法人股东。未出资的股东行使知情权时,法院不应予以支持。被告应为股东所投资的公司,而不是其他股东。

其次,为保障股东通过知情权诉讼实现权利,防止被查阅对象的灭失、损毁风险,原告应及时提出证据保全和财产保全。

再次,法院在诉讼程序中应尽量缩短审理周期。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普通民事案件一审的审理期限为三到六个月,二审的审理期限为三个月。由于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具有较强的时效性,而股东提起知情权诉讼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及时了解公司状况,以更好地行使其他股东权利。因此,审理周期过长会降低这些材料的作用,与股东提起诉讼的初衷相违背。

对于强制执行程序,目前尚无明确规定。然而,笔者认为,在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封存被执行人相关公司文件等强制执行措施。对于资料的查阅行为人,人民法院应进行审查,并由申请人和人民法院共同指定会计师、律师等专业人士实施查阅,尤其是当股东为非自然人时。这些专业人士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更好地查阅相关资料。此外,由于审阅知情权的对象涉及大量商业秘密,会计师、律师受到保守业务秘密的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约束,他们进行审阅更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

综上所述,新公司法明确了公司股东知情权的范围,包括权利主体、查阅范围的扩大和权利限制的具体规定。在审判实践中,需要注意主体问题、证据保全和财产保全、审理周期的缩短以及强制执行程序的规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网售产品未标注厂商信息侵犯知情权吗?侵犯了。

    网售产品未标注厂商信息是否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问题。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经营者若未告知消费者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构成欺诈行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同时,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可能违反行政管理法规,需承担行政责任。对于严

  • 消费者权益受损时的赔偿责任

    消费者权益受损时的赔偿责任,包括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权益受到损害时的赔偿要求。同时,文章还指出了网络价格欺诈的三种方式,包括虚构比价信息、虚构商品优惠幅度和结算价格高于标示价格等欺诈手段。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定义及相关规定。价格欺诈行为是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误导性的价格条件,欺骗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行为。法律规定了价格欺诈行为的定义、适用范围、原则、明码标价和降价销售的要求,以及价格欺诈行为的多种情形和手段。同时,也提到了误导性标价

  • 购房者的知情权及其影响房屋买卖合同的有效性

    购房者在商品房买卖过程中的知情权及其影响房屋买卖合同的有效性。购房者享有开发商告知房屋或土地是否设定抵押、明示相关法规和合同文本、规划设计变更通知、销售中介代理机构提供文件和说明真实情况以及逾期交付房屋事实的告知等权利。知情权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具

  • 价格欺诈常见形式
  • 价格欺诈的定义与法律规定
  • 价格欺诈行为的法律监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