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标高价格后降价销售顾客能否要求赔偿
时间:2024-06-16 浏览:4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经营者标高价格后降价销售
一、案件背景
2005年国庆节期间,某商场为庆祝开业一周年,举行让利酬宾活动。该商场发布降价广告,宣布部分产品降价销售。其中,某型号洗衣机原价2000元,现价1500元。当地居民毛海仁看到广告后,即到该商场购买。但不久之后,毛海仁获悉,早在国庆节之前,其所购型号洗衣机的售价就是1500元,自8月份起,该型号洗衣机的销售价格已从2000元降至1500元。毛海仁认为该商场存在欺诈行为,向其提出索赔要求,而商场以其不存在欺诈行为为由拒绝赔付。毛海仁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法律适用
根据《合同法》第54条第2款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撤销合同。而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2倍。
三、案件分析
在本案中,某商场发布的降价广告内容确定,对其自身具有约束力,符合要约的规定,应视为要约,毛海仁依约购买了洗衣机为承诺,此时双方之间的洗衣机买卖合同成立。而双方在缔结合同过程中,商场明显构成价格欺诈。因为“原价”在我国市场价格领域中有其特定的含义,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原价就是降价行为前的实际销售价,而该商场在国庆节发布降价广告,其中的原价应是国庆节之前的实际销售价。商家虽有权在原降价时段结束之后,决定恢复2000元的价格,但事实表明,从8月份实行降价销售起,此型号洗衣机的价格一直为1500元,在此期间没有恢复2000元。根据《价格法》的有关规定,该商场的行为属于虚假降价的价格欺诈行为。
四、法律结论
根据《合同法》第54条的规定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规定,毛海仁可要求商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并由被告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五、案件建议
在本案中,某商场以存在价格欺诈的广告宣传,使毛海仁基于对其的特殊信赖而订立了购买洗衣机的合同。所以,该商场在缔约合同过程中故意违反了先合同义务。在得知该商场的欺诈行为后,毛海仁提出撤销合同,赔偿损失,并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请求增加赔偿的数额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应获支持。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
虚假广告的法律处罚。根据《新广告法》相关规定,发布虚假广告属违法行为,相关部门可责令停止发布并罚款。罚款金额根据广告费用计算情况而定,严重情况可吊销执照。涉及犯罪将追究刑责。经营者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否则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需承担
-
遭遇中秋月饼质量问题消费者如何维权
中秋购物时消费者如何面对月饼的质量问题并维护自身权益。建议消费者选择合法经营单位并仔细查看产品包装。在维权方面,消费者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如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相关行政部门投诉以及提起诉讼。若涉及欺诈或健康损害,消费者可要求更高的赔偿
-
商场顾客摔伤责任划分
商场中顾客因地面积水摔倒受伤的责任划分问题。商场作为经营者对顾客负有保障义务,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护顾客免于危险。如果商场未尽到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导致顾客受伤,商场应承担赔偿责任。顾客有权要求商场赔偿相应损失,包括医药费、误工费、残疾赔偿
-
买到过期食品的赔偿方式
买到过期食品的赔偿方式和经营者违法行为的处罚。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购买商品价款的三倍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若经营者明知商品缺陷仍提供,导致严重后果,受害人可要求赔偿损失和惩罚性赔偿。经营者违法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包括警告、没收
-
消费者虚假宣传购买商品的损害赔偿
-
关于洗衣洗涤行业的合法权益保护办法
-
消费损害赔偿的必要条件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