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经营者义务 > 经营者其它义务 > 经营者侵犯消费者人身权的行为主要有几种

经营者侵犯消费者人身权的行为主要有几种

时间:2024-04-03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014
在现实生活中经营者出售产品的时候,由于产品的质量有问题,从而侵害消费者的权利,侵害消费者权利是要承担相应责任的,那么经营者侵犯消费者人身权的行为主要有多少种?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经营者侵犯消费者人身权的行为主要有几种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经营者侵犯消费者人身权利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出售质量不合格产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的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如果经营者出售的产品质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可能危及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属于侵犯消费者人身权的行为。

没有警示和履行安全保障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对于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正确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如果经营者没有提供警示和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导致消费者人身权利受到侵犯,属于侵犯消费者人身权的行为。

未尽安全保障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宾馆、商场、餐馆、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如果经营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导致消费者人身权利受到侵犯,属于侵犯消费者人身权的行为。

未及时报告和告知消费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九条的规定,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经营者未及时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导致消费者人身权利受到侵犯,属于侵犯消费者人身权的行为。

未承担必要费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如果经营者采取召回措施,消费者因此支出必要费用,经营者应当承担这些费用。如果经营者未承担消费者因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费用,导致消费者人身权利受到侵犯,属于侵犯消费者人身权的行为。

如何证明是因使用产品造成损害的

当消费者要求赔偿因产品问题导致的损害时,需要通过举证来证明自己的损害是因产品造成的。以下是具体的证明方法:

确定因果关系

消费者需要确定产品质量问题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仅凭一个没有给出确定性、结论性意见的认定书是不够的。例如,消防局出具的《火灾认定书》仅认可存在空调内部故障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并没有得出空调内部故障是引起火灾的确定原因。因此,消费者需要提供更多的证据来证明产品质量问题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

洽谈过程的重要性

在前期的《预赔付协议》洽谈过程中,如果没有对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进行确认,不能认定洽谈过程是一方对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的自认。

提供可靠证据

消费者需要提供相关可靠证据来佐证自己的损失明细,以确认损失的具体数额。一方自行编制、计算的损失明细是不足以证明损失的。

法院鉴定的重要性

专业中介机构出具的《保险公估调查报告》虽然相对客观,但由于其受案中第三人委托所出具,与第三人有利害关系,不能作为确定财产损失的依据。因此,财产损失的确定应当由法院主持进行鉴定。

保险人的赔偿责任

根据法律和合同的约定,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害有赔偿责任。但是,保险人直接向第三人赔偿的前提是责任确定,且被保险人已经提出请求。如果被保险人怠于请求,第三者有权直接向保险人请求赔偿。

当事人的责任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请求,有责任提供证据。如果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以证明自己提出的请求,当事人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