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经营者义务 > 经营者其它义务 > 产品瑕疵问题属于描述不符吗

产品瑕疵问题属于描述不符吗

时间:2024-04-02 浏览:6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024
产品出现瑕疵的情形是比较多的,产品出现瑕疵的时候,消费者是有权退货的,但经营者事先告知消费者产品有瑕疵的,并且瑕疵不违反强制性规定除外,那么产品瑕疵问题是不是属于描述不符?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产品瑕疵问题的法律解释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产品瑕疵问题并不属于描述不符合,而是指产品未具备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或者其性能低于明示的产品标准,但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情形。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经营者在正常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具有一定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然而,如果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之前已经知道存在瑕疵,并且该瑕疵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那么经营者将不承担责任。

此外,如果经营者通过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其他方式表明了商品或服务的质量状况,那么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实际质量与所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

对于提供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装饰装修等服务的经营者而言,如果消费者在接受商品或服务之后的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并产生争议,那么经营者将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现行产品质量标准的分类

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以及其他国际组织制定的标准。ISO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于1947年,目前拥有117个成员,包括117个国家和地区。ISO已经制定了10300多个标准,涵盖各个行业和各种产品的技术规范。IEC是负责电工和电子领域标准化活动的国际标准化组织。

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是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适用于全国范围内需要统一技术要求的产品。1988年,我国仿效采用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7年发布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等国际标准,形成了GB/T10300系列国家标准。从1993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与ISO9000系列标准等同的国家标准,编号为GB/T19000-ISO9000系列。目前,我国的国家标准采用的是等同于ISO9000:2000标准,编号为GB/T19000-2000系列。

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也称为部颁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行政主管部门备案。行业标准在国家标准公布之后即废止。当某些产品没有国家标准但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时,可以制定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主要针对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情况下制定,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的产品标准需要向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对于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产品,国家鼓励企业制定更为严格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仅适用于企业内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董事会决议纠纷纲领范本

    公司决议纠纷的处理方法。涉及决议内容违反法律、公司章程的决议无效或撤销纠纷,股东可在一定期限内起诉;决议撤销纠纷方面,讨论了董事会会议的召集、主持主体及召集程序中的瑕疵问题,包括通知内容、时间、出席人数等规定的不完善。

  • 食品经销单位的承诺

    食品经销单位的承诺,内容包括遵守法律法规、取得合法许可证、雇佣具备健康证明的专业人员、建立食品进货查验及记录制度、遵守食品安全标准、确保经营场所符合要求、建立定期查验及退市制度、提供销售凭证履行退换货义务、真实的食品广告以及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等

  • 进出口经营者变更备案登记手续

    进出口经营者变更备案登记手续的相关内容。对于超出核准范围的进出口经营者、进出口企业资格证书发生变更以及《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上填写事项发生变化或遗失的情况,文章详细介绍了前往相关部门办理变更手续的具体要求和流程。变更后,对外贸易经营者需在30日

  • 签订股东协议的责任承担

    我国公司法下签订股东协议后股东的责任承担问题。公司法人拥有独立财产权并承担全部债务责任,股东承担与其出资额或股份相应的责任。股东需按时足额缴纳出资,否则需承担违约责任。瑕疵股东的权利受到多种限制,包括表决权、利润分配权、新股认购权、公司破产时的资本补

  • 上海市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手续办理规定
  • 赠与房产协议
  • 一、关于申请程序上的瑕疵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