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争议 > 消费争议赔偿 > 机票头等舱变公务舱乘客可以索要几倍赔偿

机票头等舱变公务舱乘客可以索要几倍赔偿

时间:2024-03-30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5340

机票头等舱变公务舱引发索赔纠纷

乘客宋先生通过某旅行APP预订了一张前往三亚的头等舱机票,花费超过9000元。然而,联系航空公司后,宋先生发现该航班并没有头等舱,而是公务舱,价格不到3000元。由于某旅行APP拒绝赔偿,宋先生提起诉讼要求退票并索要3倍赔偿。海淀法院已受理此案。

宋先生的主张

宋先生在2015年11月9日通过某旅行APP预订了次日从北京飞往三亚的头等舱机票,航班号为南航CZ6759空客321(中),票价为9170元。加上基建燃油费等费用,宋先生一共支付了9220元给某旅行APP。随后,宋先生收到了某旅行APP发送的出票信息,票号为9992381393×××。然而,宋先生发现手机上接到的票号与某旅行APP网站上显示的票号7848504929×××并不相符。他立即联系航空公司客服进行查询,客服告知该航班并没有头等舱,某旅行APP提供的机票实际上是公务舱机票,价值仅为2780元。宋先生向某旅行APP客服询问该航班是否提供头等舱,客服回复称需要联系代理商确认,并要求宋先生保持电话畅通。然而,直到飞机起飞的第二天,宋先生仍未接到客服人员的电话。宋先生向工商部门投诉此事,但某旅行APP拒绝做出任何赔偿。

某旅行APP的回应

某旅行APP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调查了解后由高层进行回复。

《广告法》对虚假广告的规定

根据我国最新的《广告法》,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将受到处罚。具体规定如下:

虚假广告的定义

广告存在以下情形之一时,属于虚假广告:

  1. 商品或服务不存在;
  2. 商品或服务的性能、功能、产地、用途、质量、规格、成分、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销售状况、曾获荣誉等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对购买行为有实质性影响;
  3. 使用虚构、伪造或无法验证的科研成果、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信息作证明材料;
  4. 虚构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效果;
  5. 以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

根据《广告法》,对于发布虚假广告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并要求广告主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此外,还可以处以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乘客索赔权利

根据《广告法》的规定,如果乘客认为某旅行APP发布的广告属于虚假广告,乘客有权向该旅行APP索要赔偿。在本案中,宋先生认为某旅行APP发布的头等舱机票实际上是公务舱机票,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宋先生可以依据《广告法》的规定,要求某旅行APP退票并赔偿三倍金额。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微信商家拒绝退款的法律维权途径

    微信商家拒绝退款时消费者的法律维权途径,包括协商、调解、投诉、仲裁和诉讼五种方式。同时,文章还涉及购买假货的赔偿权利,普通消费者和职业打假人的赔偿权利有所不同。在维权过程中,消费者应首先保留有效证据并与商家协商,如无法解决可通过投诉和诉讼等方式进行维

  • 产品责任保险: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保障

    产品责任保险的重要性及其作用。产品责任保险为消费者提供放心购买商品的保障,当产品发生事故导致消费者或其他人员受伤或财产损失时,保险公司会赔偿被保险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同时,产品责任保险也能减轻厂家的赔偿压力,帮助厂家转嫁风险,简化处理流程并最大程度

  • 买到过期食品的赔偿方式

    买到过期食品的赔偿方式和经营者违法行为的处罚。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要求赔偿购买商品价款的三倍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若经营者明知商品缺陷仍提供,导致严重后果,受害人可要求赔偿损失和惩罚性赔偿。经营者违法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包括警告、没收

  • 消费者虚假宣传购买商品的损害赔偿

    消费者因虚假宣传购买商品受到损害时的赔偿问题。当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时,消费者有权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赔偿金额通常为购买价款的三倍但不得低于五百元。对于明知商品或服务有缺陷的经营者,如果导致消费者死亡或健康严重损害,受害人有权要求双倍惩罚性赔偿。

  • 商场虚假宣传导致损失,如何要求赔偿
  • 消费损害赔偿的必要条件和范围
  • 卖家虚假宣传能要求退一赔三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