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名牌产品“三鹿奶粉”曾经发生了严重的质量问题,这引发了对免检制度的质疑。事实上,这样的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三鹿奶粉,其他免检产品也可能存在类似的问题,只是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根据《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免检产品在获得免检资格后的三年内,不需要接受全国范围内各地区和各部门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免检产品生产企业只需在每年6月份向所在地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告一次免检产品的质量状况。虽然国家质检总局在对免检产品的规定中提到了对免检产品质量问题的追责和从重处罚,但相对于企业追求利益的动机来说,这样的规定很难起到威慑作用。一旦产品获得免检资格,企业就进入了一个至少长达三年、涉及生产和流通领域的“监管真空”,产品质量主要依赖企业的自我管理。正如罗丹所说的,“问题不在于免检产品本身,而在于我们没有去发现问题”。
在免检制度受到广泛质疑的背景下,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采取了以下措施:
1. 2008年9月17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关于停止实行食品类生产企业国家免检的公告》,决定停止实行食品类生产企业国家免检。这一决定考虑到食品的特殊性和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复杂性,为了加大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
2. 9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废止食品质量免检制度的通知》,废止了1999年12月5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有关食品质量免检制度的内容。这一通知指出,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国务院决定废止食品质量免检制度。
3. 9月1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关于废止<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的决定》,根据国务院的要求,废止了《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
4. 9月20日,国家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公告,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的要求,国家质检总局不再直接办理与企业和产品有关的名牌评选活动。
质量检验制度,包括检验标准、检验类别、检验方法以及质量奖罚等方面的内容。在检验类别上,包括进料检验、工序检验和成品检验三种。在检验方法上,实行“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的制度。同时,还提到了产品签样制度和质量奖罚规定。通过该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
问题奶粉对婴幼儿健康的威胁及现行产品检验制度的不足。针对此,提出了建立免费质量检验制度的建议,包括鼓励消费者举报、设立专家评估组、追踪检验可疑物质、责任与费用分担、法规修订等方面,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婴幼儿的健康。
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管理办法。其中详细说明了仲裁检验和质量鉴定的申请人和不受理情况,明确了质检机构和质量鉴定组织单位的职责和工作流程。文章旨在加强对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工作的管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中国实施电器产品质量检验师制度的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对职业资格的统一管理,我国需要建立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借鉴国际经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进行改革,除法律、法规规定的少数人员外,地方政府和各部门不得自行设置职业资格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