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情况,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农产品,是指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产品,包括粮食、油料、蔬菜、瓜果、茶叶、菌类、畜禽、禽蛋、奶产品、水产品、蜂产品等。同时,经过清洗、分拣、打蜡、干燥、去壳、切割、分级、包装、冷冻等粗加工,但未改变其基本自然性状和化学性质的产品也属于农产品。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产品生产、经营及其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并履行以下职责:
(一)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二)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等服务体系;
(三)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四)制定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统一领导、指挥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五)将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认定认证、监督管理等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培训、宣传和普及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逐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制,并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农产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和监督。
村民委员会应做好本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经营活动的宣传、教育和引导。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督管理职责;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生产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和农业投入品的日常监督管理,以及流通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和监测;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工作。
新闻媒体应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公益宣传。
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是其生产、经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责任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在履行职责时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查封和扣押食品,针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各类食品进行处理。涉及多种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情形,如食品的腐败变质、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被污染、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等。同时,也讨论了国
销售无执行标准的商品的法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商品缺陷导致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缺陷指产品存在不合理危险,不符合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涉及商品质量标准方面,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销售无执行标
外卖吃出异物能否索赔1000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时,可以向经营者或生产者索赔,包括检查费、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外卖吃出异物可以索赔1000元,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可以通
安全事故责任的认定问题。对于一般事故,由县级人民政府初步认定并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确认。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未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导致事故的,将受到相应处罚。事故责任主体主要包括事故发生单位,应当作为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