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产品质量 > 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 浅论产品侵权责任(上)

浅论产品侵权责任(上)

时间:2024-10-09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6097
我国《产品质量法》的正式颁布施行,初具规模地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市场经济的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然而对比各国产品责任法律制度,我国的产品责任制度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还任重道远,在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法律制度尚存在某些不足,这就亟待我们去加以完善。文章从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赔偿法律关系、赔偿范围及责任竞合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冀望借此加深对产品责任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认识。

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

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生产者或销售者承担产品责任的法律要件。根据不同国家产品责任法的规定,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因归责原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我国,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须有缺陷产品

构成产品侵权责任的首要条件是产品缺陷。根据各国的一般解释,产品缺陷是指产品缺乏人们期待的安全性。我国《产品质量法》将其定义为"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产品缺陷可以按不同标准分类。根据形成阶段的不同,可分为产品投流通前形成的缺陷和投入流通后形成的缺陷。前者又包括设计缺陷、原材料缺陷、制造装配缺陷和指示缺陷等。根据隐蔽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当时科学上能发现的缺陷和科学上不能发现的缺陷。我国《产品质量法》和世界各国产品责任法均将产品投入流通前的缺陷和科学上能发现的缺陷作为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其他缺陷则为免责的范围。

2. 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

除了产品缺陷外,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还包括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根据《民法通则》第122条的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这意味着只有当产品的缺陷导致了他人的人身、财产损害时,生产者或销售者才需要承担责任。

3. 归责原则

归责原则是指对于产品责任的归属问题,即应该由哪个环节的责任主体承担责任。根据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归责原则有不同的划分方式,常见的有生产者责任原则、销售者责任原则和供应链责任原则。在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了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即产品制造者、销售者对于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的损害应承担民事责任。

赔偿范围

产品责任的赔偿范围是指在产品侵权责任纠纷中,受害人可以获得的赔偿内容。根据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赔偿范围也有所差异。一般来说,赔偿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身损害赔偿

受害人因产品缺陷造成的人身损害,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都应由责任主体进行赔偿。根据受害人的实际情况和损失程度,确定具体的赔偿金额。

2. 财产损害赔偿

受害人因产品缺陷造成的财产损害,包括财产损失、修理费、维修费等,都应由责任主体进行赔偿。根据受害人的实际损失情况,确定具体的赔偿金额。

3. 精神损害赔偿

在某些情况下,受害人因产品缺陷所造成的精神损害,也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金额根据受害人的实际情况和损失程度进行确定。

赔偿请求权的选择

在产品侵权责任纠纷中,受害人可以选择不同的赔偿请求权进行维权。根据不同国家的法律规定,赔偿请求权的选择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赔偿请求权的选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产品退货、换货、修理

受害人可以要求退货、换货或修理产品,以恢复其合法权益。这是一种主动维权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产品缺陷问题。

2. 赔偿请求权

受害人可以要求责任主体进行赔偿,包括人身损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等。通过赔偿请求权,受害人可以获得经济补偿。

3. 合同解除、损失补偿

如果产品缺陷严重影响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受害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责任主体进行损失补偿。这是一种终止合同关系的方式,可以保护受害人的利益。

总之,产品责任是指生产者或销售者因其生产的产品、出售的产品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而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产品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有缺陷产品和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赔偿范围包括人身损害赔偿、财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赔偿请求权的选择包括产品退货、换货、修理、赔偿请求权和合同解除、损失补偿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