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城市房屋拆迁,适用国务院590号令《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及各地政府根据国务院条例制定的《房屋征收实施细则》。
对于农村征地拆迁,目前适用的法律是《土地管理法》以及各地政府制定的《征地拆迁补偿办法》。
此外,还适用《房屋评估办法》等其他法规。
1、被拆除房屋的所有权证。
2、证明被拆除房屋的结构、性质(住宅、办公和/或商用)、建筑面积等的证据。
3、当被拆迁房屋所有权证上记载的所有人与主张权利的被拆迁人不同时,还需要提交证明被拆迁人对于被拆迁房屋享有接受补偿安置权利的证据(包括亲属关系证明、继承权公证书、放弃权利声明等)。
4、证明房屋被拆除的时间的证据。
面对非法征地拆迁,农民在维权中应理智清醒,依法办事,以免遭到地方政府的陷害。另外,征地拆迁补偿安置不合理时,农民应谨慎签字,因为农民拥有土地和房屋的合法使用权和所有权,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非法占地施工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
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农民房屋拆迁安置原则是先安置后拆迁。该部门首次明确了这一原则。《通知》要求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有关程序,坚决制止和纠正违法违规的强制拆迁行为。
《通知》指出,在农民住房拆迁补偿安置中,应给予合理补偿。具体措施包括:
- 在城市远郊和农村地区,主要采取迁建安置方式,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
- 在城乡接合部和城中村,原则上不再单独安排宅基地建房,主要采取货币或实物补偿的方式,由被拆迁农户自行选购房屋或由政府提供安置房。
- 被拆迁农户所得的拆迁补偿以及政府补贴等补偿总和,应能保障其选购合理居住水平的房屋。
《通知》要求安置房建设要符合城市发展规划,防止出现“重复拆迁”。具体措施包括:
- 在城市远郊和农村地区,迁建安置应在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范围内安排迁建用地,优先利用空闲地和闲置宅基地。纳入拆并范围的村庄,迁建安置应向规划的居民点集中。
- 有条件的地方应结合新农村或中心村建设,统筹安排被拆迁农户的安置住房。
房屋拆迁补偿的相关信息。拆迁补偿包括房屋补偿费、周转补偿费和奖励性补偿费。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依据被征地村或村民小组的建制是否撤销及是否具备易地建房条件确定。拆迁补偿计算标准涉及货币补偿和安置费,包括搬迁补助、临时安置补助等。整体补偿标准由当地政府根
违法行为的概念及其分类。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犯罪行为),以及按违反的法律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和违宪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是行政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民事法律规定,损害他人民
宅基地房屋倒塌后是否保留宅基地使用权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如果房屋倒塌后超过两年未恢复使用,宅基地使用权将不再享有。但对于提问者的情况,其户口仍在农村,老宅虽然残破但仍未收回宅基地使用权,其在拆迁征地过程中应享受相关补偿。因此,在涉及拆迁征地问题时,
农村自建房拆迁赔偿费标准及补偿安置方式。赔偿标准包括货币补偿金额计算公式和其他补偿项目如搬家补助费、设备迁移费等。补偿安置方式包括被征地村或村民小组建制撤销的补偿安置、被征地村或村民小组建制不撤销的补偿安置以及不具备易地建房条件下的补偿安置。当事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