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消费权益 > 消费者权益法 > 消费权益法规 > 明知有质量问题仍然购买可以要求老板赔偿吗

明知有质量问题仍然购买可以要求老板赔偿吗

时间:2023-12-21 浏览:4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6554
在购买商品的时候,要是发现它有质量问题,大部分人都不会去购买,避免自己带来麻烦。但有些人明明知道该商品是有质量问题的还去购买,那么明知有质量问题仍然购买可以要求老板赔偿吗?手心律师网小编介绍了相关内容。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侵权行为导致索赔

根据《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的规定,以下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1. 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经营者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行为,构成欺诈消费者行为。

2. 采取虚假或其他不正当手段销售的商品或服务的分量不足;

经营者采取虚假或其他不正当手段销售的商品或服务的分量不足,构成欺诈消费者行为。

3. 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商品谎称是正品的;

经营者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商品谎称是正品的行为,构成欺诈消费者行为。

4. 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行为;

经营者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行为,构成欺诈消费者行为。

5. 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经营者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行为,构成欺诈消费者行为。

6. 不以自己真实名称或标记销售商品的;

经营者不以自己真实名称或标记销售商品的行为,构成欺诈消费者行为。

7. 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的;

经营者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销售诱导的行为,构成欺诈消费者行为。

8. 进行虚假的现场演示或说明的;

经营者进行虚假的现场演示或说明的行为,构成欺诈消费者行为。

9. 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对商品价值做虚假宣传的;

经营者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对商品价值做虚假宣传的行为,构成欺诈消费者行为。

10. 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经营者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行为,构成欺诈消费者行为。

11. 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不按约定条款提供商品的;

经营者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不按约定条款提供商品的行为,构成欺诈消费者行为。

12. 以虚伪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经营者以虚伪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行为,构成欺诈消费者行为。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消费者可以向经营者提出索赔要求,要求经营者按照所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和接受服务的费用的双倍金额进行赔偿。

如果经营者拒不接受消费者的赔偿要求,消费者可以向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提出控告。如果无法解决争议,消费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销售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要求生产者或销售者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如果您需要了解律师如何帮助您解决恶意赔偿问题,请点击在线咨询系统,直接向我们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实体店退换货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关于实体店退换货的具体法律规定。消费者在实体店购买的商品,若存在质量问题或不符合约定,可依法进行退换货。对于网络等销售的商品,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也可无理由退货。同时,消费者协会在处理消费者投诉时遵循一定的原则,如依

  • 双十一卖家虚假活动怎么赔偿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如果双十一卖家存在虚假活动,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退款并增加赔偿金额,赔偿金额为购买商品价款或服务费用的3倍,最低为500元。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商家不得进行虚假宣传,否则将受到罚款和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 商品房质量纠纷的律师建议和法律对策

    交通事故导致工亡后的赔偿标准包括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和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乘以20年。丧葬补助金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

  • 虚假广告罪的量刑和立案标准探讨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规定,如果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买受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获得赔偿。在保修

  • 房屋质量问题赔偿标准的法律规定及确定方法
  • 商品质量赔偿标准
  • 没有执行质量标准怎么处罚
消费者权益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