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 > 精神病人犯罪是否受到处罚

精神病人犯罪是否受到处罚

时间:2024-04-14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6992

精神病人犯罪是否应受处罚的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刑法》第18条的规定,精神病人在发病时造成危害结果的犯罪行为,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后,才不负刑事责任。这里的“法定程序”是指具备法定资质的精神病鉴定部门,根据具体规定和程序进行鉴定并作出结论。这些结论是人民法院定罪量刑的依据,但并非唯一依据。人民法院仍需根据案件事实、证据和情节进行综合评判。

精神病人犯罪应受处罚的条件

正确适用刑法第18条的规定,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 经过法定程序鉴定确认;
  2. 精神病人犯罪时正处于发病时;
  3. 完全丧失辨认或自控行为能力。

对于鉴定确认的精神病鉴定结论,人民法院仍需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证据规则进行审查,以作出正确的判断。核心是要查证精神病人在犯罪时是否处于发病期间以及是否完全丧失辨认或自控行为能力,这需要通过审判对案件进行全面综合评判。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自控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罚

根据刑法总则第18条第三款的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自控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当理解为精神病人犯罪时只部分丧失辨认或自控行为能力,而不是完全丧失。刑法对于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规定是有限制性的,也就是说,只有在具备一定前提条件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从轻或减轻处罚。

间歇性精神病人犯罪的处罚

根据刑法第18条第二款的规定,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对于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未发病时的处罚,我们应全面理解为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与正常人并无差别;二是可以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考虑到当前精神病患者中多数已经接受过一定程度的医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的比例相当大。

精神病人犯罪的相关措施

根据我国刑法第18条第一款的规定,对于精神病人经人民法院判决不负刑事责任的,应责令其家属或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并在必要时由政府进行强制医疗。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现实版孤儿怨,心理疾病病人犯罪是否判刑

    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以及在法律框架下的犯罪是否应被判定为犯罪的问题。《刑法》规定精神病人在无法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但家属或监护人需严格看管和医疗他们。对于女性未成年人犯罪,法律有特殊规定保护其权益。在处罚时会考虑法

  • 什么是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的相关内容。法律援助是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保障制度。特殊案件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无完全辨认、控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等情形。劳动者因拖欠工资等劳动争议申请法律援助时,需在法

  • 刑事强制医疗的解除权力

    我国刑事强制医疗的解除权力相关法律规定。已不具有人身危险性的被强制医疗人员,可提出解除意见并报决定强制医疗的人民法院批准。被强制医疗的人及其近亲属有权申请解除强制医疗。精神病人犯罪需赔偿被害人损失,其赔偿方式主要由监护人承担,先从精神病人的财产中支付

  • 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

    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规定。该规定适用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各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制定的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工作。备案原则包括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备案程序要求制定机关在规定时间内报送备案,并需要提交备案报告、正式文本和

  • 挪用公款罪的处理方式
  • 香港自杀未遂是否构成犯罪
  • 过失杀人的概念及构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