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行为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上是人的身体动静,主观上是基于行为人的意志或意识支配下的身体动静,法律上是对社会有害的身体动静。
(一) 作为
作为是指以积极的身体举止实施刑法所禁止的行为。在我国刑法中,绝大部分犯罪通常以作为的形式实施,如故意杀人罪、放火罪等。作为不仅指一个单独的举动,而通常是由人的一系列举动所组成。例如,抢劫行为由接近被害人、实施暴力或威胁、劫取财物等动作组成。作为的形式还可以包括利用他人、利用物质工具、利用动物乃至利用自然力实施的举动。例如,教唆幼童偷窃他人财物、使用剧毒物杀人、训练恶狗咬人、决水破坏农田等。
(二) 不作为
不作为是指不实施其依法有义务实施的行为。有的犯罪只能由不作为构成,如遗弃罪,这种犯罪称为纯正不作为犯。还有的犯罪虽然通常情况下由作为形式实施,但也可以由不作为形式实施,这种情况下构成的犯罪称为不纯正不作为犯。需要注意的是,不作为犯并不是指行为人没有实施任何积极的举动,而只是指行为人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其实施的积极举动。因此,行为人通过实施一些积极的举动而逃避法律要求其履行的特定义务时,并不影响不作为犯的构成。例如,行为人把年幼子女带至深山老林然后予以抛弃以逃避抚养义务,这仍属于不作为犯而非作为犯。
犯罪既遂的处罚方式,概述了学界对犯罪既遂标准的争议及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标准。法律规定犯罪未遂是已着手实行犯罪但因意志以外原因未能完成的形态。在认定犯罪既遂时,应以“犯罪构成要件要素齐备说”为标准,同时考虑犯罪事实和刑事政策。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特征。公司法人合法取得法人资格,但法人人格的滥用会损害法人制度的实效性及侵害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法律在承认法人独立性的同时,对其进行限制。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并非彻底否定,而是在特定法律关系中暂时否定,结束后法人仍存。
《刑法》中关于“以下有期徒刑”的定义。根据规定,使用“以上、以下、以内”的概念来表示刑罚的数量范围,因此“以下有期徒刑”包括了x年以内的所有刑罚。总结来说,有期徒刑是包括具体年限以内的刑期。
交通肇事犯罪的特征、成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随着车辆数量增加,交通肇事案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问题。特征包括违章行为普遍,犯罪嫌疑人文化水平低,城乡结合部事故多发,老人和未成年人受害较多,以及视线不好的时段事故频发。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