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是一种约定拆迁当事人之间民事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合同。只要依法成立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或者履行协议不符合约定,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当事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有以下两种情形:
在拆迁补偿安置协议订立后,被拆迁人或者房屋承租人在搬迁期限内拒绝搬迁的情况下,拆迁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在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中达成了仲裁协议的情况下,一方当事人反悔,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一旦仲裁裁决书作出,即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裁决内容,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法院申请执行。
当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无法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时,必须经当事人申请,由同级拆迁管理部门裁决。只有经过行政裁决后,当事人仍不满意的情况下,方可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裁决作为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
实施裁决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如果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被拆迁人的,裁决应当由同级人民政府作出。裁决的内容是根据《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内容。裁决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
任何一方当事人或者与行政裁决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裁决不服的,都可以自裁决书送达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将根据《行政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行政裁决的事实认定、行政程序、法律适用、有无超越职权和滥用职权等进行全面合法性审查。
律师服务收费的收费标准,包括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两种形式。政府指导价适用于代理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国家赔偿案件等,市场调节价则是由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确定。律师服务收费可以采取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和计时收费等方式。对于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案件
被征收人在收到征收补偿决定书后的应对措施。如对被征收人对决定书有异议,可在规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补偿决定需公平,包括与补偿协议相关事项。若被征收人不满意,可依法申请复议。拆迁中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范围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费用损失,如设备搬迁
国家拆违行政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在赔偿申请方面,需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或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赔偿义务机关应在两个月内决定是否赔偿。对于这类案件,建议先确认拆迁行为违法再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违法拆迁应赔偿。
商铺拆迁与住宅拆迁补偿之间的区别,强调商铺拆迁需补偿停产停业损失。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商铺拆迁如何争取更高赔偿款的策略,包括谈话技巧、精心设计行政诉讼以中止行政裁决等。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争取更高补偿,保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