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共同犯罪并不都是主犯,除了主犯、从犯和胁从犯之外,还有教唆犯。下面将对这些不同的角色进行详细解释。
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人,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人。此外,犯罪集团是由三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组织。对于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将根据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予以处罚。对于其他主犯,将根据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予以处罚。
从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人。对于从犯,法律规定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对于胁从犯,根据其犯罪情节,法律规定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人。对于教唆犯,根据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将予以相应的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实际犯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然而,如果被教唆的人不满十八周岁,教唆犯将会受到更重的处罚。
	
	   我国刑法中关于共同犯罪的定义和从犯的量刑问题。共同犯罪需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共谋但未实施不构成共同犯罪。从犯相对于主犯在处罚上应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考虑因素包括犯罪性质和所起作用大小。多个主犯或从犯的量刑需根据作用大小和主观恶性深浅区别处理。注
	
	   共同犯罪的定义及知情不报是否构成共同犯罪的问题。根据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行为。如果是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则不被视为共同犯罪。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主犯和从犯的定义及处罚原则。
	
	   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共同犯罪问题。我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仅适用于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对于共同过失犯罪则不适用共同犯罪的论处方式,而是根据每个人所犯的罪行进行分别处罚。文章还介绍了主犯和从犯的区分以及相应的处罚规定。对于从犯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寻衅滋事罪的共同犯罪认定方式。依据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共同实施寻衅滋事行为构成犯罪,包括主犯和从犯。主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从犯则起次要或辅助作用。寻衅滋事行为包括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他人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者将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