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中犯罪主体应怎样承担刑事责任
时间:2024-08-08 浏览:1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里所说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包括任何形式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是指国家机关。“团体”包括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虽然这些单位通常都具有法人资格,但是,我国刑法并没有要求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具有法人资格。
单位犯罪中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承担方式
单位犯罪的决策和实施方式
单位犯罪通常由单位集体决定或由单位领导人员决定,并以单位的名义进行具体实施。在这种情况下,犯罪的目的是为了单位谋取非法利益。
单位犯罪的处罚方式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分为两种情况:
- 一般采取双罚制原则。即对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同时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 由于单位犯罪的复杂性和社会危害程度的差异,一律适用双罚制的原则不能全面准确地体现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和符合犯罪的实际情况。因此,法律对单位犯罪的处罚作了例外的规定,即刑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进行处罚。对个别单位犯罪未采用双罚制,而实行了代罚制,即对单位不判处罚金,只对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犯罪集团的构成条件及特点
犯罪集团的构成条件及特点。犯罪集团至少由三人组成,具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和犯罪目的性。成员基于共同犯罪目的而结合,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危险性严重,是刑法打击的重点。文章还强调了刑法对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的定义,以及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并鼓励进行法律咨询。
-
单位犯罪的界定和特征
单位犯罪的界定和特征,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单位犯罪的主体可以是公司、企业等组织,具有法定性、整体意志和整体利益的特征。对于单位犯罪,单位需承担刑事责任,通常会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
犯罪主体的定义及分类
犯罪主体的定义及分类,包括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自然人主体需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某些犯罪还要求有特殊身份。刑事责任年龄分为不同阶段的责任划分,体现了对青少年犯罪以教育为主的精神。单位主体则是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组织机构。
-
为了犯罪成立公司构成单位犯罪吗
成立公司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的问题。文章指出,如果公司依法成立且犯罪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单位犯罪,则构成单位犯罪。但如果公司是为了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而设立或将其犯罪行为作为核心业务活动之一,应认定为个人犯罪。此外,尚未成立公司的股份协议在设立过程中仍然有效,
-
单位犯罪单罚制是什么意思
-
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是怎样规定的,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
单位财产混同能否认定为单位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