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单位犯罪 > 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刑事法律风险

企业职业经理人的刑事法律风险

时间:2024-12-29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7932
普遍认为,企业职业经理人是一份光鲜的职业,许多职场人士从踏入职场那刻起便立志要成为职业经理人,究其原因,是因为执业经理人往往掌握企业的许多资源和职务之便,具有与公务员队伍类似的与权力高度结合的特征,能够带来一种自我实现的荣誉感。律师认为,职业经理人的光鲜背后,同样也因为有职务之便潜藏着不可小视的刑事法律风险,作为每一个职业经理人,应当熟知相关的法律风险,做到严于律己以尽量预防和规避职业经理人的相关法律风险。

职业经理人的刑事责任及量刑

职业经理人因为不适当的行为可能触犯的刑事罪名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以下简述相关罪名的犯罪构成及量刑:

一、职务侵占罪

根据我国《刑法》第271条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二、挪用资金罪

我国《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规定,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侵犯商业秘密罪

我国刑法第219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获取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侵犯商业秘密罪侵犯的客体既包括国家对商业秘密的管理制度,又包括商业秘密的权利人享有的合法权利。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违反本法第十条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限徒刑,并处罚金:

  1. 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们商业秘密的;
  2. 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3. 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罪论处。

职业经理人的法律意识与刑事责任

上述几个罪名的共性都在于,犯罪行为多发于有一定职务便利的职业经理人中,许多职场人士或凭借职务之便蓄意为之,或对此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不会被人发现并受到法律追究,这都是法律意识淡薄的体现。实践中职业经理人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例屡见不鲜,因此我们应当具备相应的法律意识,慎用手中的权力,严于律己,从而让自己有一个持续健康成长的职场道路。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犯罪集团的构成条件及特点

    犯罪集团的构成条件及特点。犯罪集团至少由三人组成,具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和犯罪目的性。成员基于共同犯罪目的而结合,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危险性严重,是刑法打击的重点。文章还强调了刑法对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的定义,以及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并鼓励进行法律咨询。

  • 单位犯罪的界定和特征

    单位犯罪的界定和特征,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单位犯罪的主体可以是公司、企业等组织,具有法定性、整体意志和整体利益的特征。对于单位犯罪,单位需承担刑事责任,通常会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 犯罪主体的定义及分类

    犯罪主体的定义及分类,包括自然人主体和单位主体。自然人主体需具备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某些犯罪还要求有特殊身份。刑事责任年龄分为不同阶段的责任划分,体现了对青少年犯罪以教育为主的精神。单位主体则是实施危害社会行为并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组织机构。

  • 为了犯罪成立公司构成单位犯罪吗

    成立公司是否构成单位犯罪的问题。文章指出,如果公司依法成立且犯罪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单位犯罪,则构成单位犯罪。但如果公司是为了实施违法犯罪行为而设立或将其犯罪行为作为核心业务活动之一,应认定为个人犯罪。此外,尚未成立公司的股份协议在设立过程中仍然有效,

  • 单位犯罪单罚制是什么意思
  • 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是怎样规定的,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
  • 单位财产混同能否认定为单位犯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