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单位犯罪必须是在单位主体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即必须由单位负责人决定并代表单位的集体意志。
单位犯罪必须由刑法分则或分则性条文明确规定,才能被认定为单位犯罪。这意味着犯罪行为必须明确违反法律,并在刑法中有明确规定。
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主要采用双罚制,即对单位和单位直接责任人员均处以刑罚。单罚制,即只处罚单位或只处罚单位直接责任人员,只作为辅助方式使用。
单位故意犯罪的集体意志往往通过决策主体体现出来。判断犯罪行为是否体现了单位的集体意志,需要考察犯罪行为是否经过单位负责人决定。然而,不能简单地认为负责人的决定就可以确定为单位犯罪的意志,这需要具体分析。
个人为进行犯罪违法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情况,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情况,不被视为单位犯罪。
单位犯罪的双重处罚制度,其中单位被处以罚金,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可能面临个人犯罪的相同或较轻刑罚。在某些情况下,刑法也规定了单一处罚制度,仅对自然人进行处罚。如何确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对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单位犯罪的处罚方式,包括两罚制为主、单罚制为辅的处罚原则。对单位犯罪处以罚金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则处以自由刑或罚金和没收财产。罚金数额没有明确规定,直接负责人员的刑罚大部分情况下与个人犯罪的刑罚相同,但也有部分情况低于个人犯罪的刑罚
单位犯罪的具体特征和认定,包括单位犯罪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认定及其责任情形。对于单位犯罪,除了对单位判处罚金外,还应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指在单位犯罪中起主要决策作用的人员,包括决策者及负有不可推卸责
非法集资7000万的处罚问题。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可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款。单位犯罪需对单位及直接负责人员处罚。非法集资特点包括未经批准、承诺还本付息、向不特定对象筹集资金、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立案追诉涉及发行金额、投资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