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管制 > 管制和缓刑的区别有哪些,管制与拘役有何不同

管制和缓刑的区别有哪些,管制与拘役有何不同

时间:2024-12-15 浏览:4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8095
一般犯罪被判刑后,要到监狱服刑,但是管制和缓刑都不能去监狱服刑,那么管制和缓刑的区别有哪些管制与拘役有何不同,关于管制和缓刑的法律规定有哪些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关于管制和缓刑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学习参考。

管制与缓刑的区别及比较

1. 从法律属性上比较

管制作为一种开放性刑种,从逻辑上来说是最轻的一种刑罚。然而,由于管制没有缓冲手段,一旦罪犯被判处,就必须立即执行,且执行过程中可以减刑。缓刑并不是一种具体的刑种,而是刑种的附条件不执行方式。虽然缓刑也需要执行,但其执行方式不同于具体刑种的执行,只是一种考察方式。缓刑的作用是达到“有刑无刑”的效果,即虽然罪犯被判处具体刑罚,但刑罚并没有实际执行,通过缓刑考察来达到执行刑罚的目的。

因此,从法律属性上来看,缓刑的适用比管制更为“轻”,更符合现代教育刑的要求,更有利于实现刑罚目的。

2. 从司法实践上比较

根据统计数据,每年法院适用缓刑的数量远远高于适用管制的数量。2003年,全国判处有期徒刑、拘役并适用缓刑的人数占比为18.47%,而判处管制的人数占比仅为1.58%。2004年,适用缓刑的人数占比为20.53%,适用管制的人数占比为1.67%。2005年,适用缓刑的人数占比为22.23%,适用管制的人数占比为1.76%。

因此,从司法实践的角度来看,取消管制并将犯罪判处拘役或不超过3年的有期徒刑,并同时宣告缓刑来弥补,不会在司法上引起大的冲突或混乱。

3. 从技术层面上比较

缓刑和管制的适用期限大致相同,但缓刑还有较长的考验期。缓刑和管制都是由公安机关考察执行,但管制是不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的刑事处罚,由公安机关执行。缓刑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和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在执行期间,被执行人遵守的规定大致相同,但管制还有一项规定,即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其余四项规定的内容完全相同。

因此,从这些比较来看,缓刑的适用和执行与管制的适用和执行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从技术层面上讲,取消管制是完全可以操作的。

4. 从适用后果上比较

根据《刑法》的规定,管制期满后,执行机关应宣布解除管制,这也意味着刑满释放,恢复人身自由。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配合,如果没有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并公开宣告。如果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发现未判决的其他罪行或严重违反缓刑监督管理规定,应撤销缓刑并执行原判刑罚。

因此,管制的直接后果是刑满释放,恢复人身自由,与其他自由刑种执行完毕后的效果相同。而缓刑的直接后果是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虽然这是在考验期内的附加条件,即没有再犯罪、发现漏罪、且没有违反缓刑监督管理规定且情节严重,但对大多数缓刑犯来说,这个条件几乎无法实现。从法院每年适用缓刑的数量和比例来看,可以看出其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因此,废除管制并将其替代为判处拘役或不超过3年的有期徒刑,并同时宣告缓刑,不会产生明显的消极后果,只会产生明显的积极后果。因此,笔者认为在修改刑法时应考虑这一点。

管制与拘役的区别

1. 刑期不同

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数罪并罚不得超过三年。

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一年。

2. 执行方式不同

管制是一种不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但限制其自由的刑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仍然生活在原先的社会环境中,与家人同住、同吃,仍在原工作单位工作并领取劳动报酬。如果没有工作单位,仍可以从事原先的工作,如经商、出卖劳动力等。管制的监督改造不是由监狱依法执行,而是由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进行监督改造。

拘役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获得报酬。

3. 刑期计算方式不同

管制的刑期从判决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之前被先行羁押的时间按每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剩余日期为实际执行管制的日期。例如,某罪犯被判管制三个月,判决前先行羁押三十天,实际执行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减去折抵天数六十后的剩余期限。

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时间,一日折抵一日刑期。

此外,管制会留下案底,而拘役不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

    中国刑法中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判处管制本身对家人影响不大,但在孩子参军或报考公务员时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法律对管制期间的活动有明确规定,如违反将面临处罚。同时,家庭的社会形象和经济状况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总体而言,判处管制对家人的影响较小,但需注意

  • 非法拘禁累犯的刑事处罚

    非法拘禁累犯的刑事处罚。累犯将会受到严厉惩罚,量刑原则根据刑法第238条,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罚金,若存在殴打、侮辱情节则会从重处罚。文章还介绍了非法拘禁罪的注意事项,包括与错拘错捕、其他犯罪的关系、认定标准以及与绑架罪的区别。

  • 保释和取保候审的区别

    保释和取保候审在我国大陆的区别。保释制度在我国并不存在,而取保候审是刑事侦查阶段的一种强制措施,其适用范围包括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等。取保候审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

  • 管制在实践中死刑的执行方式

    管制这一刑罚的实践应用及其执行方式。管制由人民法院判决,公安机关执行,对轻微犯罪分子进行限制自由的处罚。管制的执行需遵守刑法的多项规定,如遵守法律、服从监督等。死刑的执行方式包括枪决和注射等方法,执行需严格遵守法律程序,确保公正透明。

  • 管制刑的法律特征与规定
  • 刑事抗诉的条件有哪些?
  • 拘役和有期徒刑的区别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