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管制 > 管制的要素及构成

管制的要素及构成

时间:2025-05-10 浏览: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28625
对于一些行政机关可以实施管制,并且管制也有一定的构成要素,很多人都不清楚。并且还将管制和拘役弄混淆,不清楚拘役在法律上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大家需要进行详细的了解,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管制是指政府行政机关通过立法或其他方式,授予自身对经济主体(主要为企业)进行限制和监管的权力。管制的构成要素包括:

1. 管制的主体

管制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也就是所谓的管制者。政府通过立法或其他形式,授权自己对经济主体进行管制。

2. 管制的客体

管制的客体是各种经济主体,主要是企业。这些企业在管制范围内受到政府的限制和监管。

3. 管制的依据和手段

管制的主要依据和手段是各种法规或制度,明确规定了被管制者的决策受到何种限制,以及违反法规将受到何种制裁等。这些法规或制度为政府行使管制权提供了依据和手段。

拘役的适用范围

拘役是一种刑罚,适用于犯罪性质较轻微的罪行。拘役的适用范围包括:

1. 犯罪性质较轻微的罪行

拘役主要适用于犯罪性质较轻微的罪行。其中,渎职罪是适用拘役比例最高的罪行,其次是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虽然犯罪性质较严重的罪行如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等也可以适用拘役,但所占比例较低。

2. 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

拘役多适用于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中国刑法分则中除过失致人死亡罪外,绝大多数过失犯罪都可以适用拘役,约占全部过失犯罪的95%左右。在同一类犯罪中,能够适用拘役的也是一些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

管制的适用范围

管制是一种刑罚,适用于罪行性质轻、危害小,以及人身危险性较小的犯罪。管制的适用范围包括:

1. 罪行性质轻、危害小的犯罪

我国刑法分则规定可以适用管制的犯罪主要集中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和妨害婚姻家庭罪中。这些犯罪的共同特点是罪行性质不十分严重,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小。

2. 人身危险性较小的犯罪

管制并不剥夺犯罪人的人身自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人身自由。因此,适用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人身危险性较小者。如果犯罪的人身危险性很大,管制将难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管制和拘役的区别

管制和拘役是两种不同的刑罚,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区别:

1. 定义区别

拘役是一种短期剥夺犯罪人自由、就近实行劳动的刑罚方法。而管制是一种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由公安机关和群众监督改造。

2. 期限区别

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得超过1年。而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在数罪并罚时可以延长到3年。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如果在判决执行之前先行羁押,每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管制的要素及构成

    政府行政机关进行经济管制的主要要素和构成,包括管制的主体、客体和依据手段。同时,文章还阐述了拘役的适用范围以及管制和拘役之间的区别。管制的刑罚适用于罪行性质轻、危害小以及人身危险性较小的犯罪,而拘役则适用于犯罪性质较轻微的罪行。

  • 管制措施是否需要担保人的问题

    我国刑法中管制措施是否需要担保人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并不需要担保人,只要遵守相关规定即可。管制期间,犯罪分子需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服从监督,并不得违反禁止令。违反者将受到公安机关的处罚。

  •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执行法》以完善刑事法律体系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执行法》的必要性。现行法律对刑罚执行问题的规定不完善,且《监狱法》作为刑事执行法的主要部分,其法律地位和学科发展受到制约。建立刑事执行法有助于完善刑事法律体系,促进监狱学的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随着该法的颁布实施,刑事执行法

  • 如何将死缓减为无期徒刑

    死缓减为无期徒刑的相关内容。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如果没有故意犯罪,经过两年可以减为无期徒刑。无期徒刑与死缓在刑罚变更和考验期限等方面存在差异。无期徒刑可以通过表现良好而减刑,而死缓则需根据表现决定是否减为有期徒刑或执行死刑。

  • 管制刑的主要内容
  • 非法拘禁罪的管制刑罚
  • 刑罚罚金的标准有哪些种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