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管制 > 诽谤罪可以判处管制吗

诽谤罪可以判处管制吗

时间:2024-10-12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8145
有人乐于散布流言,有时是娱乐,有时却是有所谋求,受害人气急之下常想起一个词叫做“诽谤罪”,那么什么是诽谤罪呢?其定义是什么?诽谤罪如何定罪?是否可以要求散布谣言的人赔偿?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带您走进诽谤罪讲堂,希望您能从中受益。

诽谤罪的定罪和处罚

根据《刑法》第246条的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如果以上条件基本满足,被定罪为诽谤罪的人将会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

诽谤罪的依据

根据第九十八条,被害人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根据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

诽谤罪的立案标准

为了定罪,以下条件必须满足:

  1. 必须存在捏造事实的行为;
  2. 必须存在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
  3. 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
  4.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

诽谤罪与其他行为的区别

以下行为不构成诽谤罪:

  1. 法人、团体、组织不能成为诽谤罪的犯罪对象;
  2. 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诽谤罪;
  3. 即使善意的检举、揭发、批评中有不实成分的,也不应以诽谤罪论处。

网络信息中的诽谤罪

根据《关于办理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如果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该信息并且主观上故意,客观上造成实际损害,情节恶劣,将被定罪处罚。即使行为人不明知是他人捏造的虚假事实而在网络上发布转发,即使对被害人名誉造成一定的损害,也不构成诽谤罪。

处罚方式

犯诽谤罪的人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但是,如果犯罪行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则告诉的才处理除外。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的被害人告发,只有在被害人告发的情况下,法院才会受理案件。如果诽谤罪引起被害人死亡、当地群众公愤或者影响国际关系,将被视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如果受害人不告诉或不能告诉,人民检察院将提起公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速裁程序是否需要犯罪嫌疑人同意

    刑事速裁程序中的犯罪嫌疑人同意问题,规定只有犯罪嫌疑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无异议时才能适用速裁程序。适用范围限于特定案件,包括可能单处罚金的案件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案件。被告人认罪认罚并同意适用速裁程序是基层法院适用速裁程序的前提。同时,《刑

  •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执行法》以完善刑事法律体系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执行法》的必要性。现行法律对刑罚执行问题的规定不完善,且《监狱法》作为刑事执行法的主要部分,其法律地位和学科发展受到制约。建立刑事执行法有助于完善刑事法律体系,促进监狱学的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随着该法的颁布实施,刑事执行法

  • 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

    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对于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会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情形,还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哺乳的妇女,以及羁押期满但案件未办结的情况,可以采取取

  • 管制刑的主要内容

    管制刑的主要内容,包括其对象、特点、限制自由的具体内容、期限、执行方式等。管制刑是一种开放性刑罚方法,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同时需要群众的监督。管制刑具有期限,并在执行中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被判处管制刑的犯罪分子应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违反禁止令将受

  • 聚众寻衅滋事罪怎么判
  • 软暴力寻衅滋事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 没吸毒诬告吸毒罪怎么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