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管制 > 管制与缓刑中是否可以增设社区服务

管制与缓刑中是否可以增设社区服务

时间:2025-02-12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08278
管制我国刑法中的一种刑种,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关押,交由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是指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但在一定时间内暂缓执行刑罚的制度。依据我国刑法和刑诉法的规定,管制与缓刑的执行机关都是公安机关。

刑法中的管制和缓刑制度

管制制度

管制是我国刑法中的一种刑罚方法,其目的是对犯罪分子进行限制和监督,而不是关押。根据我国刑法和刑诉法的规定,管制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需要遵守相关规定。

缓刑制度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后,在一定时间内暂缓执行刑罚。与管制相似,缓刑的执行机关也为公安机关。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需要遵守类似于管制的规定。

管制和缓刑的争议

管制制度的争议

管制刑是我国的独创,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已经产生。然而,在1997年刑法修订时,对于管制刑的存废引发了许多争议。一般认为,保留管制刑是因为它符合刑罚中关于目的刑和教育刑的本质,能够达到教育犯罪分子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缓刑制度的争议

缓刑制度是从前苏联引进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以目的刑和教育刑为初衷,旨在彻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更好地改造犯罪分子和教育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然而,缓刑制度的存在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其法理和司法实践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香港地区的社会服务令

社会服务令的作用

香港的法律制度承传英国普通法传统。1984年,香港正式通过了《社会服务令条例》,并在1998年扩展至区域法院、高等法院的上诉法庭及高等法院原讼法庭。香港的社会服务令具有补偿性和协助违法者复康的双重作用。根据该服务令,违法者需要在空闲时间进行无薪社会服务工作,以补偿他们对社会造成的损害。

社会服务令的案例

在著名香港艺人谢*锋交通肇事一案中,谢*锋被法院判处240小时社会服务令,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

我国的社区服务制度

社区服务制度的起源

社区服务制度最早是由检察机关在相对不起诉中试行。2001年,河北省石家庄长安区出台了《关于实施“社会服务令”暂行规定》,对符合不起诉条件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下达了“社会服务令”,推荐他们到社会公益性机构进行思想感化教育,并在规定时间内从事有益的无薪工作,以对社会进行一定的补偿。

社区服务制度的扩展

社区服务制度在河北省的试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后,我国开始在其他地区推行社区服务制度。今年6月,北京市在东城区、房山区和密云县的47个街道、乡镇全面展开罪犯“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这些罪犯在社区矫正期间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组织的规定,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改正自己恶习、认罪服法。

社区服务制度的优势

社区服务制度能够真正对犯罪分子起到惩罚和教育的功能。同时,它以看得见的方式增强了群众对司法的信心,减少了管制和缓刑作为避风港的机能,尽可能遏制幕后黑色交易。此外,社区服务制度具有实际可操作的制度,有利于增强执行机关的责任,避免刑法中关于管制和缓刑的规定流于形式。

建议和展望

加强社区服务制度

为了进一步完善管制和缓刑制度,可以在刑法第39条和刑法第76条中增加一款规定,要求被判处管制和缓刑的犯罪分子必须参加当地的社区服务。同时,可以在大城市和小城镇设立相应的社区服务点,由司法行政部门组织管理人员,负责对犯罪分子进行社区服务管理和监督,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帮教活动。法律还应规定,犯罪分子每两周需要参加4至8小时的社区服务,内容主要是公益劳动,并接受群众监督。对于无故不按时参加社区服务或其他不遵守规定行为的犯罪分子,应给予警告,对于三次以上无故不参加社区服务的犯罪分子,可以重新改判为有期徒刑或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在条件成熟后,可以将这一制度推广到被暂予监外执行、被裁定假释、刑满释放后继续剥夺政治权利的非监禁刑的罪犯的管理和监督上。这些新的处理方式引起了司法界和法学界的广泛关注,其法理和司法实践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执行法》以完善刑事法律体系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执行法》的必要性。现行法律对刑罚执行问题的规定不完善,且《监狱法》作为刑事执行法的主要部分,其法律地位和学科发展受到制约。建立刑事执行法有助于完善刑事法律体系,促进监狱学的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养。随着该法的颁布实施,刑事执行法

  • 拘役管制是有期徒刑吗

    拘役管制与有期徒刑并无关系,两者没有互属关系。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应当按照法律进行社区矫正。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将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而被判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则在监狱或其他执行场所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管制的期限为三

  • 什么时候确定社区矫正执行地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社区矫正决定机关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或者批准暂予监外执行时应当确定社区矫正执行地。社区矫正对象在多个地方居住的,可以确定经常居住地为执行地。(三)公益劳动方面劳动是我国赋予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劳动是改造人的基

  • 宣告缓刑能否当庭释放

    第二百四十九条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第二百五十八条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第四百三十六条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罪犯,

  • 管制与缓刑中是否可以增设社区服务
  • 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什么
  • 管制是监外执行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