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逮捕和拘留在法律性质和依据上存在差异。刑事拘留是根据《刑事诉讼法》采用的一种强制措施,而非一种处罚方式。治安拘留则是根据《治安处罚条例》采用的一种处罚方式。司法拘留既是一种强制措施,同时也具有处罚性质,其法律依据为《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
逮捕和拘留的适用对象也不同。刑事拘留的对象是涉嫌犯罪、需追究刑事责任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人。治安拘留的对象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者。司法拘留的对象是实施了妨害民事或行政诉讼秩序行为的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或案外人。
逮捕和拘留所需具备的条件也不同。拘留的条件包括:a. 拘留对象为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b. 存在法定的某种紧急情形(刑诉法规定的7种情形)。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才可以进行拘留。逮捕的条件包括:a. 存在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b. 可能判处徒刑以上的刑罚;c. 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性。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才能进行逮捕。
决定拘留的权力机关与批准、决定逮捕的机关并不完全相同。
拘留的羁押期限通常为10日,最长可达14日。而逮捕后的羁押期限则为整个法定办案期限。
行政拘留与通缉之间存在明显区别。通缉是指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追捕归案。而被处行政拘留的是违法行为人,不是犯罪嫌疑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规定,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在逃时,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并采取有效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时,应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特殊情况下,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
法律程序当中对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处理过程,首先是因为有犯罪嫌疑,所以暂时刑事拘留。拘留期间,如果有犯罪证据被查证属实,就会转为逮捕,然后就是长时间的羁押,等候法院判决。《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第二
拘留分为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和司法拘留,而逮捕只存在于刑事诉讼过程中,刑事拘留与逮捕的主要区别如下:。司法拘留的对象是实施了妨害民事或行政诉讼秩序行为的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或案外人;司法拘留的期限为15日以下;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行使刑事拘留权,公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