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和拘留在法律性质和依据上存在差异。刑事拘留是根据《刑事诉讼法》采用的一种强制措施,而非一种处罚方式。治安拘留则是根据《治安处罚条例》采用的一种处罚方式。司法拘留既是一种强制措施,同时也具有处罚性质,其法律依据为《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
逮捕和拘留的适用对象也不同。刑事拘留的对象是涉嫌犯罪、需追究刑事责任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人。治安拘留的对象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者。司法拘留的对象是实施了妨害民事或行政诉讼秩序行为的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或案外人。
逮捕和拘留所需具备的条件也不同。拘留的条件包括:a. 拘留对象为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b. 存在法定的某种紧急情形(刑诉法规定的7种情形)。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才可以进行拘留。逮捕的条件包括:a. 存在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b. 可能判处徒刑以上的刑罚;c. 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性。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才能进行逮捕。
决定拘留的权力机关与批准、决定逮捕的机关并不完全相同。
拘留的羁押期限通常为10日,最长可达14日。而逮捕后的羁押期限则为整个法定办案期限。
醉驾拘役期间被拘留者是否享有通信自由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被拘役者会失去通信自由的权利,不允许打电话等通信方式。文章还介绍了拘役的定义、期限、执行方式和特点,包括每月可回家与亲人团聚一至两天等规定。法律依据为《刑法》第四十二条至第四十四条。
根据最新规定,刑事拘留期限的计算方法如下:一般情况下,从犯罪嫌疑人被拘留开始,应在3日内提请检察院批捕,检察院应在7日内作出是否批捕的决定,所以拘留期限为8~10天。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1至4日,检察院仍需在7日内作出决定,所以拘留期限为11-14日
拘役是一种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根据刑法规定,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最高不得超过1年。拘役是一种短期自由刑,适用于罪行较轻但需要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时,应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特殊情况下,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