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处拘役由谁执行
《刑法》第43条规定:“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2008年7月1日起施行的《看守所留所执行刑罚罪犯管理办法》第2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前,剩余刑期在1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刑罚。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看守所执行刑罚。”
第55条规定:“被判处拘役的罪犯每月可以回家一至二日,由罪犯本人提出申请,管教民警签署意见,经看守所所长审核后,报所属公安机关批准。”第57条规定:“对于准许回家的拘役罪犯,看守所应当发给回家证明,并告知应当遵守的相关规定。罪犯回家时间不能集中使用,不得将刑期末期作为回家时间,变相提前释放罪犯。”据此,如果你哥在县看守所执行拘役刑罚,当有急事需要回家时,可以按规定提出申请,办好相关手续即可。
二、拘役的适用对象是什么
我国《刑法》中对拘役的适用对象有明确的规定,拘役是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主刑,主要适用于罪行较轻但又必须实行短期羁押的犯罪分子。与拘役的适用对象相比,管制只限制但不剥夺人身自由, 而有期徒刑是罪行较重且需要剥夺人身自由的最主要刑罚方式。
三、拘役可以保释吗
很多人一谈到剥夺人身自由的刑罚时,都会自然而然地想问,拘役是否可以保释?保释是一种英美国家的说法,其法律语言其实是取保候审。
所谓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我国取保候审的程序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
此外,取保候审并非任何人任何情况都可以适用,要适用取保候审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从上述规定,我们可以知道,可能被判处拘役是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的。因此,如果被判处拘役,犯罪嫌疑人在提出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并认真遵守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可以保释。
盗窃100元的法律处理方式。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盗窃100元属于违法行为,一般会被处以行政拘留和罚款。若情节严重,处罚时间更长、罚款金额更高。此外,根据司法解释,不同金额的盗窃行为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这些法律规定旨在保护人们的财产权益和维护
取保候审是一种保释方式,适用于满足特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满足以下条件的人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附加刑的;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患有严重疾病、无法自理、怀孕或哺乳婴儿的妇女,不会对社会造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嫌疑人可以申请缓刑,但不能申请取保候审。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短期有期徒刑的人,暂时不执行拘役刑罚。取保候审适用于犯罪较轻,不需要拘押、逮捕,但需
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诉讼中的一种保释方式,适用于满足一定条件的聚众斗殴罪案件。对于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与者,如果有严重情节,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