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满足哪些条件可以假释
时间:2024-04-15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无期徒刑是除死刑之外最严厉的惩罚,但是无期徒刑尽管没有了自由,但是依旧享有一定的权利,那么关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人获得假释的条件是什么呢?关于这个问题手心律师小编也为大家找到了相关的内容汇总,希望你能给您带来帮助。
无期徒刑的假释条件
无期徒刑的定义和刑期计算
无期徒刑是一种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无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宣判之日起计算,判决宣判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能折抵刑期。当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后,将执行有期徒刑,而先行羁押的日期也不予折抵刑期。
无期徒刑与不定期刑的区别
无期徒刑不同于不定期刑,它是一种绝对宣告刑,即根据法律对犯罪处罚所规定的量刑幅度,明确确定应受无期徒刑的刑罚。
无期徒刑罪犯假释条件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在假释时,根据刑法规定,实际执行刑期不得少于十三年,计算起点为判决生效之日。判决生效前的先行羁押时间不予折抵。若罪犯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真实的悔改态度,且假释后不会再对社会造成危害,那么可以获得假释。然而,对于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而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将不得获得假释。
特殊情况下的假释限制
在特殊情况下,如果经过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这意味着在特定情况下,即使未满十三年的刑期,也可以获得假释的批准。然而,这种情况需要经过最高人民法院的严格审查和批准程序。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假释制度的定义和条件
假释制度的相关内容。假释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必须附加条件,且累犯和因暴力犯罪被判刑的犯罪分子不得享受假释。适用假释的刑期条件和实质条件包括执行一定时间的刑罚、表现悔改态度等。假释考验期限根据刑期不同而有所
-
短期罪犯的减刑程序和条件
短期罪犯的减刑程序和条件。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建议,并组成合议庭审理。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表现悔改或立功可减刑。重大立功表现包括阻止犯罪活动、检举犯罪等。减刑后的刑期不能少于规定的限度。
-
剥夺政治权利的日期的确定方式
剥夺政治权利日期的确定方式。对于判处死缓、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政治权利从判决生效之日起剥夺;对于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起始日期与管制刑期相同;对于拘役、有期徒刑、死缓期满后剥夺政治权利的,从主刑执行完毕或假释之日起开始执行。
-
剥夺政治权利的含义
剥夺政治权利的定义、适用方式及具体应用场景。剥夺政治权利是一种刑罚方法,剥夺犯罪人参与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的权利。其适用方式分为附加适用和独立适用。附加适用主要针对危害国家安全、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及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独立适用则适用于罪行较轻
-
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计算方法
-
无期徒刑罪犯假释的条件
-
有期徒刑的最高期限为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