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期徒刑是一种刑罚,由审判机关以判决的形式终身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并将其监禁于特定场所。对于无期徒刑的存废问题,不同国家的法学家持有不同的观点。
主张废除无期徒刑的观点认为,无期徒刑比死刑更残酷,无法起到促使犯人改过自新的作用。他们认为,这种刑罚剥夺了犯人对未来的希望,使其无法获得改变的动力。
主张保留无期徒刑的观点认为,对于犯下重罪但不足以判处死刑的罪犯,判处无期徒刑是必要的。由于刑法规定了假释和减刑等制度,这给予了犯罪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和争取出狱的希望。
目前,少数国家如俄罗斯、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葡萄牙已经废除了无期徒刑。然而,中国刑法仍然规定了无期徒刑,并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将被监禁于监狱或其他劳动改造场所。对于有劳动能力的犯罪人,将实行劳动改造。在服刑期间,如果犯罪人真诚悔改或表现出立功行为,可以减为有期徒刑,甚至在具备一定条件下可以获得假释,重新获得自由。
无期徒刑与不定期刑是两种不同的刑罚制度。无期徒刑是一种绝对宣告刑,审判机关根据法律规定的量刑幅度明确判决被告应受无期徒刑的刑罚。而不定期刑则是一种相对宣告刑,判决时只宣告罪名,而不宣告具体的刑期。不定期刑可以是绝对不定期刑,即没有宣告具体刑期,也可以是相对不定期刑,即只宣告刑期的最短期和最长期。具体的释放时间取决于犯罪人在监狱中的表现,由行刑人员决定。然而,中国刑法没有采取不定期刑的制度。
假释制度的相关内容。假释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必须附加条件,且累犯和因暴力犯罪被判刑的犯罪分子不得享受假释。适用假释的刑期条件和实质条件包括执行一定时间的刑罚、表现悔改态度等。假释考验期限根据刑期不同而有所
不同刑罚情况下剥夺政治权利的计算与执行规定。对于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况,刑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对于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况,期限与管制期限相同;有期徒刑或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期间不享有政治权利,但不计入刑期;死刑或无期徒刑附加剥
无期徒刑假释的相关条件和限制。法律依据上,犯罪分子需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的刑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并表现悔改态度等才能申请假释,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不受执行刑期限制。假释条件包括实际执行时间、监规遵守情况、悔改态度和是否再犯罪等。累犯及严重暴力犯罪不
中国关于破坏电力设备罪的定罪标准及刑罚。文章详细阐述了犯罪构成、电力线路设施的保护范围及保护区、不同情况的处理方式、刑罚的最高限度以及加强打击破坏电力设备犯罪的措施。根据不同情况和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犯罪分子可能面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的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