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没收财产 > 没收财产的范围受哪些方面的限制

没收财产的范围受哪些方面的限制

时间:2020-05-25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0310
法律是严厉的,对于一些违法犯罪分子,会进行没收财产的处罚。一般是没收其个人的财产,但是在没收财产时有一些限制,那么没收财产的范围受哪些方面的限制呢?下面手心律师网的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限于犯罪人个人所有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财产。

根据罪责自负原则,对犯罪人判处没收财产刑罚,应当只限于犯罪人个人财产,不得没收他人财产;包括属于犯罪人家属所有或应有的财产。至于没收犯罪人全部财产还是部分财产问题,应以具体案情而定。在通常情况下,一是考虑主刑的轻重,如果主刑是有期徒刑或拘役的,不宜没收全部财产,以免犯罪人刑满释放后丧失生活条件和谋生经济能力,而影响其自食其力重新做人;如果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不存在上述问题,或者上述问题可能性不大,则可没收全部财产;二是要考虑家庭经济状况,犯罪人家庭经济状况较好,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不影响其家庭正常生活的,宜没收其个人全部财产,否则,宜没收部分财产。

2、保留犯罪人及其扶养家属的必需生活费用。

保留这部分生活费用首先要注意保留这部分生活费用是在判决没收犯罪人全部财产的情况下考虑的,如果只判决没收犯罪人部分财产,说明另有一部分犯罪人的财产可供其本人及其家属生活所有,其家属还可能另有财产或收入可供生活,因而不必再予以保留。其次,保留这部分生活费用也可以再执行程序中予以考虑。人民法院在审判时未考虑保留犯罪人及其扶养家属的必需生活费用而作出没收犯罪人全部财产的,在执行中应予考虑。

3、不得没收属于犯罪人家属所有或者应有的财产。

犯罪人家属所有的财产,主要是指家属本人的所有财产,如生活用品等;犯罪人家属应有的财产包括家庭共有财产中家属应得的一份和依靠犯罪人赡养、扶养、扶养的必需生活的财物。这些财产不是财产刑执对象,因此,人民法院在判决时,不应将这些财产处以没收,否则,将造成对他人合法权益的侵害,影响犯罪人家属的正常生活。如果在执行程序中发现已判决没收这些财产,对家属所有部分是错判的,应当提起监督审判程序予以纠正,对生活必须用品部分不得执行。

人民法院在判处没收财产时,一般都在判决书中明确没收什么财产,因而,所要没收的财产通常表现为特定物。在执行程序中,没收财产判决书所确定的特定物便是执行标的物,因而,对其执行基本上适用民事执行中的交付措施,判决没收的特定物遭到不能抗拒的灾害灭失后,不需要继续执行,应作为执行终结处理,不存在减免和中止执行问题,也不存在以其他财产代为执行问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没收财产执行裁定书

    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移送的罗XX、宋XX、陶XX没收财产一案的执行过程。被执行人罗XX的全部财产被没收,宋XX的罚金50000元通过拍卖财产和扣划银行存款等方式执行完毕,而陶XX因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本次执行程序被终结。移送执行人若发现被执行人有可

  • 数罪并罚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一人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并根据法定原则与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据此,数罪并罚具有以下特征:。一人犯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数罪是实行数罪并罚的前提。据此,我国刑法对数罪并罚采取的是混合原则。一人犯数罪依法同时并处罚金和没收财产的,

  • 人民法院如何执行没收财产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19、220条的规定,罚金和没收财产刑的执行机关都是人民法院。期满无故不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行政机关对被告人就同一事实已经处以罚款的,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应当予以折抵。对判处财产刑的犯罪分子,在本地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原判人民法院可

  • 没收财产如何执行,没收财产以前的债务如何清偿

    根据《刑法》第59条的规定,人民法院没收财产时,只能没收犯罪分子本人所有的一部分财产或全部财产。当没收犯罪分子的全部财产时,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抚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刑法》规定“并处”没收财产的犯罪,人民法院在对犯罪分子判处主刑的同时,必须

  • 没收财产范围怎么确定
  • 涉恶会被没收财产吗
  • 对于罚金没收财产的处罚由什么执行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