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第59条的规定,没收财产是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没收,但对犯罪分子家属所有或应有的财产不得没收。具体没收的数量由人民法院根据犯罪分子的罪行轻重和案件情况来决定。
没收财产的范围包括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可以没收一部分或全部。然而,犯罪分子家属所有的财产或应有的财产不得被没收。
所谓“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所有的财产”,是指所有权明确属于犯罪分子家属本人的财产部分,或者犯罪分子家属用本人劳动所得购买的归本人使用的生活用品等。
所谓“属于犯罪分子家属应有的财产”,是指家庭共同所有财产中,应当归家属所有的那部分财产。
选科式是指刑法分则对某种犯罪或特定情节规定了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的情况。法官在适用刑罚时可以酌情选择适用没收财产或其他刑罚。例如,刑法第267条规定抢夺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可以选择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但不能单独适用没收财产。
并科式是指在对犯罪人判处生命刑或自由刑的同时,同时判处没收财产。根据是否必须并科没收财产,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必并制,即在判处其他刑罚的同时必须同时并处没收财产。例如,刑法第383条规定,对犯贪污罪的,个人贪污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且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二是得并制,即在判处其他刑罚的同时可以并处没收财产。例如,刑法第271条规定的职务侵占罪,数额巨大的,可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仅提及了没收财产的法律依据和方式,对于具体执行范围、执行人员以及未偿还债务等问题尚未作详细说明。如需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咨询专业律师。
倾覆国家政权罪的刑罚和相关法律条款,包括刑罚的种类和程度以及犯罪的客观要件。犯罪者可能面临无期徒刑或长期监禁,同时可能被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犯罪行为的客观要件包括推翻地方和中央政府的行为,不论是否成功实施,只要存在组织、策划和实施行为就构成犯罪。
没收财产刑的意义及其在审判实践中的应用问题。虽然该刑罚对于惩罚和教育犯罪分子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适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适用比例和范围过小、不当适用和单一适用等。为正确适用没收财产刑罚,审判人员应树立“主刑”和“附加刑”并重的观念,并划清与追缴赃款赃
金融集资诈骗中员工的法律后果及公司集资诈骗的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公司集资诈骗行为的法人代表和管理人员将面临不同程度的法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罚金和没收财产等。其中,处罚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诈骗数额和情节的严重程度。此外,文章还介
并科式的定义和作用。并科式是刑罚执行方式之一,在判处生命刑或自由刑的同时,可以判处没收犯罪人的财产。我国刑法中的并科规定分为必并制和得并制两种情况,前者必须同时并处没收财产,后者则可以根据情况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