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驱逐出境的方式
1、对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持有的准予在我国居留的证件,一律收缴。对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执行机关必须查验其本人的有效护照或者其他替代护照的身份证件,以及过境国家或者地区的有效签证。
2、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的机票、车票、船票的费用由本人负担。本人负担不了的,也不属于按协议由我国单位提供旅费的,须由其本国使、领馆负责解决。对使、领馆拒绝承担费用的或者在华无使、领馆的,由我国政府承担。
3、负责具体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按确定的期限立即执行。
4、对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其出境的口岸应事先确定,就近安排。执行机关应当事先与出境口岸公安机关和边防检查站联系,通报被强制出境的人员的情况,抵达口岸时间、交通工具班次、出境乘用的航班号、车次、时间,以及其他与协助执行有关的事项。出境口岸公安机关和边防检查站应当协助安排有关出境事项。
5、执行人员要监督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登上交通工具并离境后方可离开。从边境通道出境的,要监督其离开我国国境后方可离开。
相关知识:被驱逐出境的因素有哪些
强迫犯罪的外国人或无国籍人离开本国国(边)境的一种刑罚。又称逐出国境。在中国,驱逐出境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1、犯罪的事实。所谓犯罪事实是指与犯罪构成有关的事实,它不仅包括犯罪构成要件事实,如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等,还包括与犯罪构成要件有关的事实,如犯罪分子犯罪前的表现、犯罪后的表现。
2、犯罪的性质。犯罪的性质是指犯罪的本质属性,它表现为犯罪罪名。在适用驱逐出境时,对犯罪分子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罪,如间谍罪;严重的经济犯罪,如伪造货币罪;严重的治安犯罪,如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等,应当考虑适用驱逐出境。对犯罪分子因过失造成危害结果构成犯罪的犯罪,如因疏忽大意造成危害结果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可以不适用驱逐出境。
3、犯罪的情节。犯罪情节可以揭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与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在适用驱逐出境时,要考虑到犯罪情节。一般说,对累犯以及其他人身危险性大的犯罪分子应当考虑适用驱逐出境;对初偶犯、自首的犯罪分子,以及其他人身危险性小的犯罪分子,可以考虑不适用驱逐出境。
4、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是犯罪行为对社会关系造成的损害情况。它包括犯罪事实、犯罪性质、犯罪情节所反映的社会危害性,是决定是否适用驱逐出境的主要根据。对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的评价要以犯罪事实、犯罪性质、犯罪情节为基础,同时考虑社会形势,国与国的关系等。对社会危害程度大的犯罪分子,应当考虑判处驱逐出境;对社会危害程度小的犯罪分子,可以考虑不判处驱逐出境。
驱逐出境的执行,需要公安机关来执行,执行人员需要在指定的期限内执行,确认外国人离境后才是执行完毕,驱逐出境一般是针对犯罪的外国人。如果你情况比较复杂,本网站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我国相关法律对于外国人或境外人员在规定期限内未出境的处理方式。对于未在规定期限内出境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强制其出境,被遣送出境的人员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入境。同时,还涉及催告责任、决定责任、执行责任、事后监管责任以及其他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我国刑法对于驱逐出境的适用对象的规定。驱逐出境适用于不具有中国国籍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公民,在我国境内犯罪的外国人,无论居留情况、国籍状况等均可适用。而对于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中国公民以及港澳台人员则不适用。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适用驱逐出境的具体操作
限制出境解除的程序。申请限制出境需以当事人申请为原则,法院依职权为例外,并提供详细申请书、证据和担保。法院审查符合条件的申请后,会裁定准许并发出执行通知,紧急情况通常在48小时内完成审查和执行。被申请人有权申请复议,复议期间裁定仍执行。文章还以XX有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外国人在我国犯罪的,可以对期驱逐出境,而驱逐出境是可以单独使用或者附加适用的,驱逐出境由公安机关执行。驱逐出境又称限期离境。对于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中国公民,不适用单独或附加判处驱逐出境的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