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每次盗窃的财物价值都没有达到普通盗窃罪所要求的“数额较大”标准。这是多次盗窃的重要特征。如果有一次达到这个标准,就解决了定罪的问题,也就不会存在多次盗窃的问题。
2. 多次盗窃的累计数额可以达到数额较大,但不要求必须达到这个标准。多次盗窃考量的是行为人盗窃的习性和主观恶性,反映的是其持续的违法行为。尽管每一次都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累计数额也不要求必须达到,但并不排除累计数额达到数额较大的可能。
3. 多次盗窃在盗窃罪评价顺序中属于兜底类型。盗窃罪分为五种类型,包括数额型盗窃罪、入户盗窃、扒窃和携带凶器盗窃。在考量是否构成多次盗窃时,首先要确定是否构成普通盗窃罪。如果满足数额较大标准,定罪问题就解决了。如果不能构成普通盗窃罪,则按照入户盗窃、扒窃和携带凶器盗窃的顺序进行考量。只有在以上四种类型都不能成立的情况下,才会考虑是否构成多次盗窃。
因此,多次盗窃中的每次盗窃行为是除了数额较大、入户盗窃、扒窃和携带凶器盗窃以外的一般违法行为。多次盗窃之所以入罪,正是因为由多次一般违法行为的量变转化为质变。
4. 盗窃未遂不影响多次盗窃的认定。多次盗窃反映的是由于盗窃成性而对社会的危害,而不以是否既遂为评判标准。这是学界的共识。此外,多次盗窃还包括两年内因盗窃受过的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
入室盗窃1000元钱的法律判决。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入室盗窃1000元构成盗窃罪且属于数额较大,量刑基础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对于入户盗窃的认定,需要注意“户”的范围和“入户”目的的非法性。
《刑法》关于刑罚执行完毕五年后是否构成累犯的规定。一般来说,五年后不构成累犯,但特定犯罪无论何时再次实施都会构成累犯。文章还介绍了累犯与再犯的区别,包括前罪与后罪的性质、刑罚要求以及时间限制等方面。
家属如何应对家庭成员因盗窃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的情况。家属有权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了解案件情况并申请取保候审。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受理案件阶段,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都有权委托辩护人,并由办理案件的机关及时转达其要求。辩护人的委托也可由监护人或近亲属代为进
侵占罪、盗窃罪与诈骗罪之间的区别。三者中,盗窃罪和侵占罪都涉及非法占有,但时间点不同。侵占罪涉及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等三种财物,主体为一般自然人,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诈骗罪则是基于受害人的受骗,不完全违背受害人的意思表示。在区分这三种罪行时,需关注其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