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公安机关抓获前,被劝投案自首后,主动到公安机关自首,供述自己罪行的,是属于投案自首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七条 【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一些犯罪分子作案后,为获得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判决,便会主动投案,希望可以认定为自首。但是,犯罪分子主动投案途中,刚好遇到司法机关抓捕,因为司法机关掌握了抓捕的主动权,所以可能会导致难以认定自首。
首先,犯罪分子是主动投案的,司法机关认为是被缉拿归案的,需要进行查证。这时候需要犯罪分子做些交代,比如犯罪分子是主动往司法机关的方向去的。
只要犯罪分子的行为经查证属实的,那么为保证犯罪分子的利益,便会视为自动投案。
其次,犯罪分子确实是自动投案,但是否认定为自首,要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犯罪分子被依法逮捕后,要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如果供述时不诚实,或是言不对题,都将直接影响认定自首。
所以,在主动投案途中被抓,经查证确实是自动投案,并且归案后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即可以认定为自首。
犯罪分子被认定为自首后,按照自首的规定,可以被从轻或者减轻刑罚。犯罪较轻的,还可以免除处罚。
犯罪自首的要求及条件。犯罪分子需在犯罪事实未被发觉或已发觉但身份未确定等情况下主动投案,并彻底交代所犯的全部罪行。若犯罪分子能如实供述罪行并接受审查和裁判,包括匿名报案和交出赃物等情形,应认定为自首。此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服刑罪犯
轻微追尾逃逸后自首的法律处罚。首先,文章阐述了自首的认定标准和从宽处罚的原则。其次,介绍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处罚,包括可能面临的刑事责任和保险赔偿问题。再次,描述了肇事逃逸造成严重后果的法律处理。最后,针对轻微追尾逃逸后自首的情况,文章指出将根据
挪用公款罪的数额巨大标准,根据刑法第384条的规定,详细阐述了数额较大、情节严重以及数额巨大的具体标准,并列举了相应的立案情况和刑罚幅度,以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挪用公款罪的严重性。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传是属于刑事强制措施,拘传是不会构成自首的,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第七十五条 公安机关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出示拘传证,并责令其在拘传证上签名、捺指印。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应当责令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