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诉案可以自首吗
时间:2023-10-03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自诉案的犯罪嫌疑人在知道原告跟法院提起了自诉后,担心自己将来会被警方直接通缉,而自己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有了改过自新的决心,就打算直接去跟警察局自首,希望法院能看在自己自首份上放过自己。关注手心律师网,了解更多知识。
自诉案件的自首成立条件及适用范围
自首的法定条件
根据我国《刑法》第67条的规定,自首的成立条件包括以下要素: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事实被发现之前,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且,其供述的罪行属实,对案件的查明有重大帮助。只有当上述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才能认定为自首。
自首适用范围
自首的适用范围并未受到我国法律对案件性质的限制。无论是公诉案件还是自诉案件,只要符合自首成立的法定条件,都应当被认定为自首。因此,自诉案件的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容易被司法机关发现和掌握,并不影响自首的适用。
自首在我国刑法中的规定
刑法第67条的规定
我国《刑法》第67条对自首进行了规定。该条款明确了自首的成立条件及其处罚原则。根据该条款规定,自首成立的要件是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事实被发现之前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且供述的罪行属实,对案件的查明有重大帮助。对于自首的犯罪嫌疑人,法律规定了一定的减轻刑罚的幅度。
自首适用的案件性质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自首的适用并不受案件性质的限制。无论是公诉案件还是自诉案件,只要符合自首成立的法定条件,都应当被视为自首。因此,自诉案件中的犯罪事实容易被司法机关发现和掌握,并不影响自首的适用。
以上是对自诉案件中自首成立条件及适用范围的解析。根据我国《刑法》第67条的规定,只要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事实被发现之前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且供述属实且对案件查明有重大帮助,就可以认定为自首。无论是公诉案件还是自诉案件,只要符合自首成立的法定条件,都应当被视为自首,而不受案件性质的限制。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自诉案件判决书
刑事自诉案件的流程和相关细节。自诉案件包括侮辱、诽谤罪等案件类型,自诉人需向法院递交刑事自诉状。法院会认真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案件审判过程中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自诉人需积极参与庭审,否则可能按撤诉处理。最终,法院会根据证据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
戴罪立功的含义
刑法中的戴罪立功含义及其相关规定。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如能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重要线索等立功表现,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同时,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自首行为也能获得相应的从轻处罚。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等,如实供述司法机关
-
行政处罚后符合刑事立案的标准
行政处罚后符合刑事立案标准的各种情况,包括违法行为构成犯罪时的法律处理流程。文中提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如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区别,以及违法行为构成犯罪时的刑事责任承担方式。同时,也详细阐述了刑事案件公安不立案的处理方式和自诉案
-
职能管辖
公安机关、检察院和法院在刑事案件受理方面的职能管辖以及审判管辖。公安机关负责侦查工作,检察院负责立案侦查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犯罪行为,人民法院则直接受理自诉的刑事案件。审判管辖方面,根据级别、地域和专门性进行分类,不同级别法院管辖不同性质的刑事
-
投案自首的法律意义
-
刑事自诉审查程序
-
自诉案件的分类及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