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立即被发觉;
(二) 被害人或者亲眼目击者指认其犯罪;
(三) 在其身边或住所发现犯罪证据;
(四) 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正在逃跑;
(五) 存在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的可能性;
(六) 不提供真实姓名、住址或身份不明;
(七) 存在流窜作案、多次作案或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
因此,自首后是否会立即拘留取决于自首者是否符合拘留条件。自首者应当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工作。
共同犯罪中的分类问题,主要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形式。共同犯罪还包括教唆犯和犯罪中止的情况。对于犯罪中止的认定,简单共同犯罪中要考虑犯罪中止行为的有效性,复杂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中止影响教唆犯和帮助犯的认定。若中止犯向有关机关报告并得到司
犯罪既遂的处罚方式,概述了学界对犯罪既遂标准的争议及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标准。法律规定犯罪未遂是已着手实行犯罪但因意志以外原因未能完成的形态。在认定犯罪既遂时,应以“犯罪构成要件要素齐备说”为标准,同时考虑犯罪事实和刑事政策。
刑法中的戴罪立功含义及其相关规定。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如能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重要线索等立功表现,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同时,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的自首行为也能获得相应的从轻处罚。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等,如实供述司法机关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拘留条件,公安机关可以根据不同情形对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包括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被害人或在场人指认犯罪,发现犯罪证据,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在逃,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以及身份不明和有流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