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自首 > 自愿认罪的如何处罚

自愿认罪的如何处罚

时间:2024-12-12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1385
自愿认罪也就是自首的情况,这种方式可以弥补自己的过时,相关部门一旦了解到属于自愿认罪的情况一般就会对其犯罪行为人从轻处罚或者不处罚的情况。那么,应当如何进行处罚吗?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被告人自愿认罪的处罚规定

第一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供述罪行的处理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量刑建议,并签署具结书的情况下,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第二条 不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情形

以下情形不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1.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尚未完全丧失辩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2.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对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有异议;
  3.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4. 其他不宜适用的情形。

第三条 办理认罪认罚案件的基本原则

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 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和其他诉讼权利;
  • 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 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 强化监督制约,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惩罚;
  • 确保司法公正。

第四条 办理认罪认罚案件的原则

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根据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确定是否从宽以及从宽幅度,确保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 罪责刑相适应,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后果,提出量刑建议,确保刑罚的轻重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 证据裁判,依照法律规定收集、固定、审查和认定证据。

第五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律帮助

办理认罪认罚案件时,应当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获得有效的法律帮助,确保其了解认罪认罚的性质和法律后果,并自愿认罪认罚。

法律援助机构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通过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派驻值班律师、及时安排值班律师等形式提供法律帮助。人民法院、看守所应当为值班律师提供便利工作场所和必要办公设施,简化会见程序,保障值班律师依法履行职责。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没有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值班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程序选择、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等法律帮助。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申请法律援助的权利。符合应当通知辩护条件的,依法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第六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害性考虑因素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认罪认罚作为其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的重要考虑因素。对于没有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第七条 考虑被害人意见的重要性

办理认罪认罚案件时,应当听取被害人及其代理人的意见,并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作为量刑的重要考虑因素。

第八条 侦查过程中的告知和通知

在侦查过程中,侦查机关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听取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的意见。犯罪嫌疑人表示愿意认罪认罚的,有关人员应当及时书面告知办案单位。

对拟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侦查机关应当在起诉意见中写明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认罚情况。

第九条 重大立功和国家利益的考虑

犯罪嫌疑人自愿如实供述涉嫌犯罪的事实,有重大立功或者案件涉及国家重大利益,需要撤销案件的,办理案件的公安机关应当层报公安部,由公安部提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第十条 人民检察院的告知和听取意见

在审查起诉过程中,人民检察院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并就相关事项听取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的意见,记录在案并附卷。

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同意量刑建议和程序适用的,应当在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在场的情况下签署具结书。

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应当在起诉书中写明被告人认罪认罚情况,提出量刑建议,并同时移送被告人的认罪认罚具结书等材料。

第十一条 量刑建议的内容

量刑建议一般应当包括主刑、附加刑,并明确刑罚执行方式。可以提出相对明确的量刑幅度,也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提出确定刑期的量刑建议。建议判处财产刑的,一般应当提出确定的数额。

第十二条 速裁程序的适用

对于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当事人对适用法律没有争议,被告人认罪认罚并同意适用速裁程序的,可以适用速裁程序,由审判员独任审判,送达期限不受刑事诉讼法规定的限制,不进行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当庭宣判,但在判决宣告前应当听取被告人的最后陈述。

适用速裁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一般应当在十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一年的,可以延长至十五日。

第十三条 不起诉决定的适用

犯罪嫌疑人自愿如实供述涉嫌犯罪的事实,有重大立功或者案件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也可以对涉嫌数罪中的一项或者多项提起公诉。具有法律规定不起诉情形的,依照法律规定办理。

第十四条 查封、扣押、冻结财物的处理

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不起诉的,或者经公安部提请批准撤销案件的,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应当调查权属情况,查明是否属于违法所得或者依法应当追缴的其他涉案财物。案外人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提出权属异议的,应当进行审查。

确认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属于违法所得、违禁品或者供作案所用的本人财物,除依法返还被害人的以外,应当在撤销案件或者作出不起诉决定后三十日内予以收缴,一律上缴国库。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不能确认属于违法所得或者依法应当追缴的其他涉案财物的,不得收缴。

第十五条 人民法院的审判程序

人民法院审理认罪认罚案件时,应当告知被告人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审查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和认罪认罚具结书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

第十六条 速裁程序的适用范围

对于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案件,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可以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审判,在判决宣告前应当听取被告人的最后陈述,一般应当当庭宣判。

第十七条 不适用速裁程序审理的情形

以下情形不适用速裁程序审理:

  1. 被告人是盲、聋、哑人的;
  2. 案件疑难、复杂,或者有重大社会影响的;
  3. 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对指控事实、罪名、量刑建议有异议的;
  4. 被告人与被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没有就附带民事赔偿等事项达成调解或者和解协议的;
  5. 其他不宜适用速裁程序的情形。

第十八条 量刑建议的适用

人民法院在作出判决时,一般应当采纳人民检察院指控的罪名和量刑建议,但在以下情形下除外:

  1. 被告人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2. 被告人违背意愿认罪认罚的;
  3. 被告人否认指控的犯罪事实的;
  4. 起诉指控的罪名与审理认定的罪名不一致的;
  5. 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情形。

第二十一条 量刑建议的调整

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人民检察院的量刑建议明显不当,或者被告人、辩护人对量刑建议提出异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建议人民检察院调整量刑建议,人民检察院不同意调整量刑建议或者调整量刑建议后被告人、辩护人仍有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第二十二条 从轻判处刑罚的适用

对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认罪认罚案件,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从轻判处刑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确实需要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应当层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二十三条 上诉审理程序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被告人不服适用速裁程序作出的第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的案件,可以不开庭审理。经审理认为原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原判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原判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足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重新审判。

第二十四条 滥用职权的处理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在办理认罪认罚案件中,如存在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

第二十五条 国家安全机关的适用

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办理认罪认罚案件,适用本办法中有关公安机关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 适用法律规定

办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案件,适用本办法有规定的,按照本办法执行;本办法没有规定的,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有关规定。

第二十七条 速裁程序试点相关规定的适用

原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相关规定可以参照执行,除本办法另有规定的情况外。

第二十八条 试行范围

本办法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大连、南京、杭州、福州、厦门、济南、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西安试行。

第二十九条 试行期限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二年。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过失犯罪的既遂情形

    过失犯罪的既遂情形。过失犯罪指因疏忽大意或轻信能够避免预见到的危害结果而实施的犯罪。只要犯罪嫌疑人的过失行为导致犯罪结果发生,即可认定为过失犯罪既遂。对于未遂犯,法律可参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

  • 投案自首的时间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投案自首的时间限制和相关规定。自动投案必须在犯罪嫌疑人尚未归案前进行,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犯罪较轻者可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

  • 掩盖犯罪证据的构成要件及立案标准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构成要件及其立案标准,以及刑事司法实践中的争议和程序上的分歧。构成要件包括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并通过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等方式掩饰、隐瞒。根据刑法修订内容,处罚力度加重,主观范围缩小。实践中存在关于

  • 轻微追尾逃逸后自首的法律处罚

    轻微追尾逃逸后自首的法律处罚。首先,文章阐述了自首的认定标准和从宽处罚的原则。其次,介绍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处罚,包括可能面临的刑事责任和保险赔偿问题。再次,描述了肇事逃逸造成严重后果的法律处理。最后,针对轻微追尾逃逸后自首的情况,文章指出将根据

  • 集团犯罪诈骗数额的认定标准
  • 犯罪的既遂和未遂对量刑的影响
  • 挪用公款罪数额巨大标准是多少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