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是指犯罪人投案自首,以结束其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持续危害。然而,自首并不能消除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害。自首仅表明犯罪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持有一定的态度,但并不改变其原有的犯罪事实。因此,在对自首犯罪分子进行量刑时,审判人员必须以其犯罪事实为主要根据。
自首情况的具体考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自首的时间早晚可以反映犯罪人的悔悟程度以及其犯罪行为对社会造成的持续危害的长短。
犯罪人在犯罪后的认罪、悔罪、悔改心理是自首动机的重要要素。如果犯罪人在悔罪态度良好的情况下投案自首,这也说明了其悔悟的程度,在量刑时应予以考虑。
犯罪人交待罪行的彻底程度和主动性也可以反映出其是否真心悔悟。
审判人员在量刑时应特别注意犯罪分子是否有主动表现。
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在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虽被发觉但未受到讯问和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投案。
自动投案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犯罪嫌疑人可以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
犯罪嫌疑人因病、伤或为减轻犯罪后果,可以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者通过信电方式投案。
如果犯罪嫌疑人的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而被有关组织或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也应视为自动投案。
如果犯罪嫌疑人在逃跑过程中被通缉或追捕后主动投案,也应视为自动投案。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犯罪嫌疑人在自动投案后又逃跑,不能认定为自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投案自首的时间限制和相关规定。自动投案必须在犯罪嫌疑人尚未归案前进行,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犯罪较轻者可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
贪污受贿罪涉案款全交是否能减刑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如能全部上交赃款,可以依法获得减刑。但减刑幅度需视犯罪情节而定。若犯罪情节特别严重,可能判处死刑,但如有自首、退赃等情节,可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贪污罪既遂和未遂的认定标
挪用公款罪的数额巨大标准,根据刑法第384条的规定,详细阐述了数额较大、情节严重以及数额巨大的具体标准,并列举了相应的立案情况和刑罚幅度,以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挪用公款罪的严重性。
销赃罪主犯的量刑标准及相关法律问题。销赃行为被视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量刑依据具体犯罪情节评估。主犯若有自首情节,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若情节严重,则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销赃罪被批捕后,若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