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节属于投案自首,单位犯罪如何认定自首
时间:2024-05-20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以下就是手心律师网为你整理的关于“属于投案自首的情节和单位犯罪自首的认定”的相关资料。
投案自首的情节认定及单位犯罪的自首
自首的情节认定
根据刑法的规定,以下情况可被认定为自首:
- 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属于一般自首。
-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属于特别自首或准自首。
-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与已掌握或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的罪行,属于特别自首或准自首。
单位自首的认定
根据刑法第67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单位自首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 自动投案:犯罪单位在实施犯罪后至归案前,出于集体意志主动向有关机关或个人承认该单位实施了特定的犯罪,并自愿置于有关机关或个人的控制之下,等待进一步交代犯罪事实,并最终接受司法机关的侦查、起诉和审判。犯罪单位的投案行为必须由其中的自然人完成,并代表犯罪单位投案。
- 如实供述单位的罪行:参与实施单位犯罪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自动投案后,必须如实供述单位的全部罪行和其自身所实施的罪行,包括其他参与者的罪行。如实供述罪行反映了单位和相关涉案人员对犯罪的态度,为司法机关追究罪行提供了客观事实根据,符合自首制度的立法精神。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出纳的法律处理方式
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出纳的法律处理方式。文章介绍了单位犯罪责任的范围,非法集资罪的认定,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的具体构成要件,以及非法集资罪的立案标准和处罚标准。对于非法集资行为,文章强调必须依法追究主要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并给
-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从轻情节的规定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从轻情节的认定、犯罪构成等。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等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犯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等单位的管理制度及工作人员的职务廉洁性。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或收受财物。对于犯罪情节
-
买车遇到套路贷应采取的法律措施
购车者遇到套路贷时应采取的法律措施。套路贷是一种诈骗行为,购车者应向公安机关报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举报犯罪事实。在套路贷刑事案件中,主犯和从犯的认定有明确规定,多人共同实施套路贷犯
-
集资诈骗罪的数额标准及处罚措施
集资诈骗罪的数额标准及处罚措施。刑法将集资诈骗罪分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三个档次,并明确了个人和单位犯罪的数额标准。个人集资诈骗的起点数额为10万元,单位则为50万元。认定标准以实际骗取的数额为准,不包括为实施诈骗活动而支付的费用。与非法
-
如何认定逃避追缴欠税行为
-
职务侵占投案自首减刑规定
-
单位犯罪中直接责任人的认定与处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