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自首情节的规定有哪些
时间:2024-07-20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刑法自首的规定主要包括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两种,但是一些犯罪的人对这两种规定的具体内容还不是很清楚,以致于错过减轻处罚的最佳机会。为了帮助到更多的人迷途知返,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刑法自首情节的规定
一、一般自首
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1款的规定,一般自首的构成要件包括两个条件: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于如何认定这两个条件,在特定情况下需要参照《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例如,如果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不能认定为自首。但是,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情况下,仍视为自首。
二、特别自首
特别自首是指依法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已被宣判的罪犯向司法机关如实供述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特别自首的主体已经处于司法机关的控制之下,因此不存在自动投案的问题。特别自首的供述罪行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即自己实施的而司法机关尚未掌握或者不知道、不了解的罪行;二是所供述的罪行在犯罪性质或罪名上与司法机关已经掌握的罪行不同。如果所供述的罪行与已被掌握的罪行属同种性质的,则不属于自首。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酌情处罚。如果如实供述的同种罪行较重,一般应当从轻处罚。这是上述司法解释的特别规定。
自首者的处罚标准
自首者的处罚标准具有层次性。根据情况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罚措施:
第一层次
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第二层次
在满足第一层次条件的基础上,如果犯罪较轻,可以免除处罚。
第三层次
如果自首者在犯罪后还有重大立功表现,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需要注意的是,在何种情形下是“可以”和何种情形下是“应当”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伪证罪的刑罚
伪证罪的刑罚规定。根据我国刑法,刑事诉讼中故意作虚假证明等行为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情节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伪证罪的对象是司法机关的刑事诉讼活动,客体要件限于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
-
刑事辩护的基本内容
刑事辩护的基本内容,包括辩护权的种类和方式,辩护人的范围、责任、诉讼权利和义务。文章还介绍了案件事实辩护的种类,如不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辩护、阻却违法性事由辩护和情节辩护等。
-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法律解析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法律解析,包括传播行为的形式、构成要件和刑罚。传播行为包括播放、出借、运输、携带、展览、发表等方式。犯罪主体可以是自然人或单位,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不必出于牟利目的。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传播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可处以刑罚,向未成年人传播淫
-
遗弃失能老人的法律后果
遗弃失能老人的法律后果。遗弃罪根据情节严重程度会受到不同的法律处罚,包括刑事处罚和治安管理处罚等。同时,如果遗弃被继承人的继承人将会丧失继承权。文章也阐述了遗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要件等。
-
遗失武器装备罪的构成要件分析
-
招摇撞骗罪:情节犯还是行为犯?
-
职务侵占投案自首减刑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