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自首情节的规定有哪些
时间:2024-07-20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刑法自首的规定主要包括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两种,但是一些犯罪的人对这两种规定的具体内容还不是很清楚,以致于错过减轻处罚的最佳机会。为了帮助到更多的人迷途知返,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刑法自首情节的规定
一、一般自首
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1款的规定,一般自首的构成要件包括两个条件: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于如何认定这两个条件,在特定情况下需要参照《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例如,如果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不能认定为自首。但是,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情况下,仍视为自首。
二、特别自首
特别自首是指依法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已被宣判的罪犯向司法机关如实供述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特别自首的主体已经处于司法机关的控制之下,因此不存在自动投案的问题。特别自首的供述罪行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即自己实施的而司法机关尚未掌握或者不知道、不了解的罪行;二是所供述的罪行在犯罪性质或罪名上与司法机关已经掌握的罪行不同。如果所供述的罪行与已被掌握的罪行属同种性质的,则不属于自首。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酌情处罚。如果如实供述的同种罪行较重,一般应当从轻处罚。这是上述司法解释的特别规定。
自首者的处罚标准
自首者的处罚标准具有层次性。根据情况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罚措施:
第一层次
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第二层次
在满足第一层次条件的基础上,如果犯罪较轻,可以免除处罚。
第三层次
如果自首者在犯罪后还有重大立功表现,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需要注意的是,在何种情形下是“可以”和何种情形下是“应当”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轻微追尾逃逸后自首的法律处罚
轻微追尾逃逸后自首的法律处罚。首先,文章阐述了自首的认定标准和从宽处罚的原则。其次,介绍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处罚,包括可能面临的刑事责任和保险赔偿问题。再次,描述了肇事逃逸造成严重后果的法律处理。最后,针对轻微追尾逃逸后自首的情况,文章指出将根据
-
挪用公款罪数额巨大标准是多少
挪用公款罪的数额巨大标准,根据刑法第384条的规定,详细阐述了数额较大、情节严重以及数额巨大的具体标准,并列举了相应的立案情况和刑罚幅度,以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挪用公款罪的严重性。
-
拘传能否构成自首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拘传是属于刑事强制措施,拘传是不会构成自首的,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第七十五条 公安机关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出示拘传证,并责令其在拘传证上签名、捺指印。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应当责令其在
-
自首坦白初犯怎么量刑
恶意利用自首规避法律制裁等不足以从宽处罚的除外。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
犯人检举自己算是立功吗?
-
主动交代犯罪行为能否减轻处罚
-
擅动法院查封财产会不会获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