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自首 > 刑法中的准自首是指什么

刑法中的准自首是指什么

时间:2020-05-25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1485
违法犯罪对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数不胜数,为社会、法律所不允,必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但是如果出现犯罪分子想通过自首方式来减轻刑罚,这种情况只有在被认定为准自首才有减刑的可能。那如何对刑法中的准自首进行判断呢,手心律师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刑法中的准自首是指什么

“准自首”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职务犯罪案件的实际情况,在《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细化了认定情形,包括:犯罪分子如实交代办案机关未掌握的罪行,与办案机关已掌握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办案机关所掌握线索针对的犯罪事实不成立,在此范围外犯罪分子交代同种罪行的。

准自首与自首的认定

纪检机关调查期间自首认定应符合两个法定要件即“根据刑法规定,成立自首需同时具备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两个要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对职务犯罪嫌疑人认定自首的条件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对于纪检监察机关采取调查措施期间,职务犯罪嫌疑人交代问题的情况,能否认定为自首,实践中,不同部门存在不同意见。有的不加以区分,将犯罪分子在纪检监察机关调查期间交代问题的一律认定为自首。部分职务犯罪案件是经纪检监察机关查办后移交司法程序的,这样就直接导致了相当数量的案件被不当轻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

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成立自首的两个法定要件,两者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在纪检监察机关采取调查措施期间交代罪行的自首认定,同样应当以此为准。

据此,《意见》明确提出,没有自动投案,在办案机关调查谈话、讯问、采取调查措施或者强制措施期间,犯罪分子如实交代办案机关掌握的线索所针对的事实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同时,鉴于纪检监察机关办案的特殊性,《意见》对自动投案规定了具体的认定标准,即:“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分子未被办案机关掌握,或者虽被掌握,但犯罪分子尚未受到调查谈话、讯问,或者未被宣布采取调查措施或者强制措施时,向办案机关投案的,是自动投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投案自首的时间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投案自首的时间限制和相关规定。自动投案必须在犯罪嫌疑人尚未归案前进行,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甚至犯罪较轻者可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

  • 挪用公款罪数额巨大标准是多少

    挪用公款罪的数额巨大标准,根据刑法第384条的规定,详细阐述了数额较大、情节严重以及数额巨大的具体标准,并列举了相应的立案情况和刑罚幅度,以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挪用公款罪的严重性。

  • 肇事后逃逸 投案自首

      3月16日,在贺兰县看守所里接到法院判决书,驾车肇事逃逸后又自首的被告人刘X(化名)热泪盈眶。刘X慌了神,见没有任何车辆路过,他急忙驾车逃逸。  贺兰县人民法院认定,被告人刘X发生交通事故致一人当场死亡,负事故的全部责任,肇事后驾车逃逸,其行为已构成交通

  • 公安可否认定传销组织是犯罪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公安机关可以对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进行侦查,但不能认定传销组织就是有罪,要经人民法院判决,才能确定有罪。第一百一十二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

  • 警察代为报案还是自动投案吗
  • 最高人民法院新增立功认定的解释
  • 羁押时完成正申请专利是否为立功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