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如果在执行刑罚前揭发了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停止执行死刑。如果经查证属实,应当向下达执行死刑命令的上级法院报告,依法改判刑罚。
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如果在缓期执行期满后没有故意犯罪,刑期可以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缓期执行期满后,刑期可以减为十五年以上但不超过二十年的有期徒刑。
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有立功表现,可以减轻刑罚。如果立功表现符合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的重大立功之一,应当减刑。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罪犯,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不能少于十年。
无期徒刑的执行机关、减刑和假释的规定、适用情况等相关内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将在监狱或其他指定场所执行刑罚,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在执行期间,如果表现出悔改和立功行为,可以获得减刑。适用情况包括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罪和其他严重刑事犯罪、死刑缓期执行
犯罪立功的分级,包括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两种。一般立功指犯罪分子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等行为,重大立功则指犯罪分子揭发重大犯罪行为等。不同级别的立功在刑法中有不同的处理规定,重大立功可减轻或免除处罚,而一般立功则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同时,文章还强调了自首与
准立功与共同立功的含义及特点。准立功指的是因缺少某些立功要素而在特定条件下成立的行为形态,其积极意义和适用条件在于节约司法资源、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共同立功指多个已归案的犯罪分子共同实施有利于社会行为的情况,我国法律尚未明确其情形,但实践中确实存
短期罪犯的减刑程序和条件。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建议,并组成合议庭审理。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表现悔改或立功可减刑。重大立功表现包括阻止犯罪活动、检举犯罪等。减刑后的刑期不能少于规定的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