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如果在执行刑罚前揭发了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停止执行死刑。如果经查证属实,应当向下达执行死刑命令的上级法院报告,依法改判刑罚。
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如果在缓期执行期满后没有故意犯罪,刑期可以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缓期执行期满后,刑期可以减为十五年以上但不超过二十年的有期徒刑。
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果有立功表现,可以减轻刑罚。如果立功表现符合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的重大立功之一,应当减刑。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罪犯,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不能少于十年。
刑法典中的立功分为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两种形式。一般立功包括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等,重大立功则包括检举重大犯罪行为、阻止重大犯罪活动等。立功的实质条件由司法解释认定,要求犯罪分子本人的行为。同时,《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的意见》
行政处罚的教育功能。行政处罚不仅是法律制裁的一种形式,还具有教育的作用。通过制裁行政违法行为,达到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的目的。同时强调,行政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应与教育相结合。对于不同年龄段和情况的违法行为人,应采取不同的处罚方式以达到教育的效果
关于立功认定的司法解释和立功条件的细节问题。通过解释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中对于立功认定条件和要求的《意见》,深入解释了立功的条件、认定程序和要求,以及立功情节的处理方式。同时,明确了立功认定的限制和重大立功的认定标准,以及不能被认定为立功的情况。
贪污受贿罪的减刑条件和限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贪污受贿罪犯若在执行刑罚期间表现良好,如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有悔改表现或立功表现等,可获得减刑机会。特别是那些能够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有发明创造或技术革新、舍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