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立功 > 对于立功的具体情形有哪些

对于立功的具体情形有哪些

时间:2024-12-27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1736
【案情】

被告人张某协助公安抓获未成年同案犯是否构成立功的争议

第一种观点:不构成立功

有人认为,被告人张某协助公安机关抓获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同案犯陈某,并不构成立功。他们认为,陈某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而不具有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也未对其进行刑事处理。既然陈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那么被告人的协助行为也不符合立功的情节。

第二种观点:构成立功

另有人认为,被告人张某的协助行为构成立功。他们认为,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是构成立功的表现之一。并不要求该嫌疑人必须构成犯罪,只要实施了协助行为,帮助司法机关抓捕该犯罪嫌疑人,就可以认定被告人的协助行为构成立功。

评析:被告人张某协助抓获未成年同案犯构成立功的理由

本文支持第二种观点,主要有以下理由:

1、协助抓获不意味着嫌疑人被定罪量刑

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并不意味着该嫌疑人必定会被定罪量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包括同案犯)被认定为立功的一种表现。根据该条文的具体内容,被抓获的人被定性为犯罪嫌疑,而非罪犯。因此,只要被告人实施了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就可以认定被告人的协助行为构成立功。

2、认定协助抓获不具刑事责任的犯罪嫌疑人立功符合司法解释的精神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第六条的规定,被告人检举揭发或者协助抓获的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但因法定事由不追究刑事责任、不起诉、终止审理的,不影响对被告人立功表现的认定。结合刑事诉讼法,可以得知,虽然协助抓获的人不具备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但不以其构成犯罪为要件,仍可以认定协助行为人构成立功。这主要在于鼓励他人立功的精神。虽然不具刑事责任的人与免于追究责任的人在行为危害程度和犯罪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其协助行为的认定仍符合司法解释的精神。

3、认定立功符合立功制度的初衷

我国刑法设立立功制度的目的不仅在于为犯罪分子提供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促进犯罪分子悔过自新,更重要的是为了发现犯罪、抓捕犯罪分子并使其尽早受到惩罚,有效地预防犯罪。在本案中,被告人张某协助司法机关抓获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同案犯陈某,不仅表现出了悔过的态度,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查清犯罪事实,预防陈某再次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使其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认定张某构成立功符合立功制度的初衷,方便司法实务操作,更重要的是鼓励更多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能够主动协助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让犯罪行为尽早受到法律制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曾经故意犯罪可以取保候审吗

    《刑事诉讼法》关于取保候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或者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以及其他特定情况如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期的妇女等,可以取保候审。而累犯、犯罪集团主犯等严重犯罪者

  •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开庭程序

    刑事诉讼法的开庭程序,包括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等环节。文章详细阐述了每个阶段的目的、内容和意义,强调了开庭程序在刑事审判中的重要性,以及保障被告人权益的必要性。

  • 立功分为一般立功与重大立功

    刑法典中的立功分为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两种形式。一般立功包括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等,重大立功则包括检举重大犯罪行为、阻止重大犯罪活动等。立功的实质条件由司法解释认定,要求犯罪分子本人的行为。同时,《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的意见》

  • 行政处罚的教育功能

    行政处罚的教育功能。行政处罚不仅是法律制裁的一种形式,还具有教育的作用。通过制裁行政违法行为,达到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的目的。同时强调,行政处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应与教育相结合。对于不同年龄段和情况的违法行为人,应采取不同的处罚方式以达到教育的效果

  • 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辩护词
  • 无期徒刑中的立功认定
  • 同事证言的证据关联性规则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