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0日,武宣县河马乡林业工作站原站长唐伊崇因犯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在服刑期间,唐伊崇被发现有余罪。
2007年3月13日,来宾市中级法院对该案进行了二审判决。以被告人唐伊崇犯贪污罪为由,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与原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合并,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八年。被告人谭达科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被告人谭达科违法所得5000元及被告人唐伊崇存款32800元,合计37800元,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2002年至2003年间,唐伊崇知道退耕还林工程可以获得国家的粮食补助。他利用在林业站负责管理退耕还林工作的职权,与谭达科合谋,决定以谭达科的名义办理退耕还林手续,骗取退耕还林指标。谭达科在2003年6月25日和2003年10月11日两次领取了退耕还林工程的粮食补助,共计27000公斤,价值37800元。唐伊崇和谭达科除了分给在河马乡林业站工作的李某某3900元外,共同侵吞了余下款项。
法院认为,唐伊崇和谭达科的行为构成了贪污罪。在共同犯罪过程中,唐伊崇作为单位负责人,其行为具有决策性。他先提出犯意,并主要负责办理退耕还林虚假手续,起主要的作用,因此被视为主犯,应受到全部犯罪的处罚。谭达科参与办理退耕还林虚假手续,签字领取粮食补助,其行为起次要、辅助的作用,被视为从犯。考虑到谭达科案发后主动退出赃款5000元,并供认了基本的犯罪事实,具有一定的认罪表现,法院对其适用缓刑。
该案发生在唐伊崇因贪污退耕还林粮食补助款于2007年8月20日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之前。由于唐伊崇仍在服刑中,因此该案属于余罪漏判,应对其数罪并罚。
判决宣告前犯数罪的刑期决定方式及相关问题。对于一人犯数罪的情况,除死刑和无期徒刑外,应基于数罪的总刑期和最高刑期来决定执行的刑期。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顺序以及附加刑的执行也有所涉及。同时,文章还涉及判决宣告后新发现罪行和再次犯罪的判决执行的规则。
数罪并罚的定义、原则及计算方法。数罪并罚指的是一个人多次犯罪,审判机关根据刑法规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合并处罚。数罪并罚的原则包括吸收原则、限制加重原则和并科原则。文章还介绍了数罪并罚的三种情况和具体的计算方法。
数罪并罚的具体情形,包括组织、领导和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实施刑法第140~148条的犯罪,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出售、运输假币等行为。对于多种犯罪行为,根据数罪并罚的规定进行处罚。同时,也探讨了一次走私活动中既走私毒品又走私其他货物、择一重罚的具
刑事犯罪案件中的数罪并罚原则。当犯罪分子构成累犯并涉及多个罪名时,法院会进行数罪并罚,并在刑期基础上加重处罚。累犯的认定条件包括前罪受过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在赦免后一定时间内再次犯罪,且后罪为故意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