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对减刑的监督刑事诉讼法第222条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的裁定不当,应当在收到裁定书副本后20日以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纠正意见后1个月以内重新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作出最终裁定。
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报请人民法院裁定减刑的活动实行监督,发现有下列违法情况,应当提出纠正意见:(1)将不具备法定条件的罪犯报请人民法院裁定减刑的;(2)对依法应当减刑的罪犯不报请人民法院裁定减刑的,或者罪犯被裁定假释后,应当交付监外执行而不交付监外执行的;(3)报请人民法院裁定对罪犯减刑没有完备的合法手续的。
人民检察院接到人民法院减刑的裁定书副本后,应当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1)被减刑、假释的罪犯是否符合法定条件;(2)执行机关呈报减刑的程序是否合法;(3)人民法院裁定减刑的程序是否合法。检察人员可以向罪犯所在单位和有关人员调查,可以向有关机关调阅有关材料。经审查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应当提出纠正意见的,由检察长决定。
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的裁定不当,应当在接到裁定书副本后20日内,向作出减刑裁定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对人民法院减刑、假释裁定的纠正意见,由作出减刑、假释裁定的人民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书面提出。下级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减刑裁定不当的,应当立即向作出减刑裁定的人民法院的同级人民检察院报告。
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提出纠正意见后,应当监督人民法院是否在收到纠正意见后1个月内重新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并监督重新作出的最终裁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对最终裁定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
1998年11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如何适用刑事诉讼法第222条的批复》(高检发释字[1998]7号)指出:(1)刑事诉讼法第222条中“重新组成合议庭”是指由原作出减刑、假释裁定的合议庭之外的其他审判人员组成新的合议庭。(2)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22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裁定不当,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人民法院重新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作出的最终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定,应当执行。
如果人民法院减刑、假释的最终裁定确实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或者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人民检察院仍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提请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重新作出裁定。
无期徒刑的执行和改造过程。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在监狱等机构执行刑罚,并参加劳动、接受教育改造。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分子可获得减刑或假释,但累犯和因暴力犯罪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适用这一规定。
某人民法院针对一起刑事案件的调解过程。被告人因被指控犯罪,经检察院提起公诉后,在审理过程中因死亡导致案件处理出现变化。法院依据相关法律条款作出裁定,裁定结果根据现有材料确认被告人是否有罪,并决定终止审理或不追究其刑事责任。此案经过审判长、审判员审核后
刑事案件审理辩护人和民事案件诉讼代理人的数量限制。在刑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委托一至两名辩护人,而执行刑罚或被限制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是独立的诉讼参与人,负责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而在民事案件中,当事人和法定代理人可委托一至两名诉讼代理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关于编造虚假恐怖信息刑事案件的法律解释。文章详细阐述了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和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认定,以及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情形、从重处罚的情形、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情形,并定义了虚假恐怖信息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