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刑罚执行工作实际,为规范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制定本规定。
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集体评议、首长负责的工作制度。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假释,由监狱提出建议,提请罪犯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
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二年的罪犯的减刑,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假释,由监狱提出建议,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局审核同意后,提请罪犯服刑地的高级人民法院裁定。
监狱成立提请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主管副监狱长任主任。
提请减刑、假释应当由分监区集体评议,监区长办公会审核,监狱提请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评审,监狱长办公会决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局审核减刑、假释建议,应当由主管副局长召集相关部门审核,报局长审定,必要时可以召开局长办公会决定。
对违反法律规定和本规定提请减刑、假释的,视情节给予责任人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司法部直属监狱提请减刑、假释的程序,按照本规定办理;对本规定所列罪犯提请减刑、假释的,报送司法部监狱管理局审核。
本规定由司法部解释。
本规定自2003年5月1日起施行。
减刑之后完全是自由之身,不再承担任何条件规定的义务。而假释之后还有一定的条件,违反这些条件之后还要回去接着服刑。
发生的原因也不太相同。
减刑不能申请,假释可以。
刑事案件判刑五年的减刑流程和规定。执行机关需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交减刑建议书,并组成合议庭审理。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案件由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减刑申请需经过法定程序,包括审查材料、审理和裁定等。减刑裁定需及时送达给相关机关和罪犯本人。人民
无期徒刑的减刑条件和限度。根据《刑法》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如能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悔改或立功等行为,可获得减刑。重大立功表现包括阻止他人犯罪、检举犯罪、发明创造、舍己救人和对抗自然灾害等。减刑后,实际执行刑期有限制,如无期徒刑减
中国假释的法律条件和程序。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遵守监视、接受教育改造并有悔改表现。犯罪分子需执行一部分刑罚后,方可适用假释,且需满足法定的刑罚执行时间条件。累犯及因暴力性犯罪被判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司法程
未执行财产刑对减刑的影响。根据不同罪名的犯罪分子,未执行财产刑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才会对减刑产生影响。例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等罪名的罪犯、职务犯罪罪犯以及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未执行财产刑的情况下,必须执行一定时间的刑期方可享受减刑。最高人民法院的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