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基于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而减刑的罪犯,如果在获得减刑后表现消极对抗、违反监规、不服管教甚至再次犯罪,就足以表明罪犯并未真正悔改,或者减刑的依据未能真实反映罪犯的悔改程度。既然减刑的依据并不真实,作为对良好行为的奖励的减刑就应该被撤销或变更。
对于基于立功而减刑的罪犯,如果减刑后发现立功是虚假的或不真实的,与减刑条件相悖,说明减刑的适用错误,应当依法予以撤销,以确保减刑的严肃性与公正性。然而,如果立功是真实的,不能因为减刑后罪犯表现消极对抗、违反监规、不服管教或再次犯罪而撤销或变更减刑裁定。减刑的前提是罪犯的人身危险性减小或消除,即再犯可能性减小或消除。只有在人身危险性变小或消除的情况下,才能减轻罪犯的刑罚。如果罪犯的表现不能证明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减少或消除,减刑就失去了合理的前提,也就不能对其减刑。因此,如果罪犯在获得减刑后表现消极对抗、违反监规、不服管教甚至再次犯罪,说明罪犯的人身危险性并未减少,此时可以撤销或变更该减刑。
对于基于重大立功而减刑的罪犯,如果减刑后发现立功是虚假的或不真实的,可以被撤销或变更。然而,如果重大立功是真实的,不能因为减刑后罪犯表现消极对抗、违反监规、不服管教或再次犯罪而撤销或变更减刑裁定。重大立功减刑强调的是行为对国家和社会的客观有益性。只要罪犯的客观行为属于重大立功,根据法律规定必须减刑,没有任何的弹性和余地。
国外也有类似的立法规定对于减刑的撤销或变更。例如,美国《监狱与犯人法》第4165和4166条规定:“如果一个犯人在监禁期间犯罪,或违反关押监狱的监规制度,即因此丧失它所取得的表现良好的那段时间的全部或者部分。”执法检察官在认为狱政局局长的情况介绍是正确的情况下,他可以恢复任何犯人所丧失的或失去的表现良好的那段时间或其中的一部分。
法国刑事诉讼法第721条规定:“在给与减刑的年度时,被关押的犯人具有不良的行为,在征求了刑罚实施委员会的意见后,刑罚执行法官可以全部或部分恢复被减掉的刑期。”
无期徒刑和死缓的区别及刑罚变更。死缓期间若无故意犯罪,期满减为无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刑罚减为有期徒刑;若故意犯罪,执行死刑。无期徒刑是剥夺终身自由并强制劳动改造,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可减刑。死缓两年考验期从生效判决日起算,无期徒刑考验期从入监日起算。
死缓减为无期徒刑的相关内容。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如果没有故意犯罪,经过两年可以减为无期徒刑。无期徒刑与死缓在刑罚变更和考验期限等方面存在差异。无期徒刑可以通过表现良好而减刑,而死缓则需根据表现决定是否减为有期徒刑或执行死刑。
罚金作为刑事判决附加刑的性质与执行方式,以及减刑政策的制定和相关限制。罚金需交到法院而非监狱,监狱仅负责递送材料。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除了常规减刑,其他刑罚执行中也存在减轻问题,如罚金的酌情减少或免除以及剥夺政治
无期徒刑犯的减刑条件与限度。无期徒刑犯在执行期间如能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并表现出悔改或立功,可获得减刑。重大立功者可不受期限限制。但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有最低期限要求,且若在执行期间重新犯罪,减刑起始时间会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