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承包 > 土地承包合同 > 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时间:2024-04-28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308
国有单位投资的经营性基本建设大中型建设项目,在建设阶段必须组建项目法人。项目法人可按《公司法》的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国有独资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由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

法律咨询: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的核心问题

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的价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或未经批准擅自施工的,应当责令改正,并对不符合开工条件的工程责令停止施工,并可以处以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发包单位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承包单位,或者违反法律规定将建筑工程分割发包的,应当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

对超越本单位资质等级承揽工程的,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还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资质证书;如果有违法所得,应予以没收。

对未取得资质证书承揽工程的,应予以取缔,并处以罚款;如果有违法所得,应予以没收。

对以欺骗手段取得资质证书的,应吊销资质证书,并处以罚款;如果构成犯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建筑施工企业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名义承揽工程的,应当责令改正,并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还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资质证书。对因该项承揽工程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造成的损失,建筑施工企业与使用本企业名义的单位或个人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承包单位转包承包的工程或违反法律规定进行分包的,应当责令改正,并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还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资质证书。承包单位有前款规定的违法行为的,对因转包工程或违法分包的工程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造成的损失,与接受转包或分包的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在工程发包与承包中索贿、受贿、行贿,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分别处以罚款,并没收贿赂的财物,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对在工程承包中行贿的承包单位,除依照前款规定处罚外,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如果工程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或建筑施工企业串通,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的,应当责令改正,并处以罚款,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如果有违法所得,应予以没收;如果造成损失,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构成犯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程所有人

    建筑工程的主要参与方及其角色和职责。工程所有人是工程的最终所有者,负责规划、资金投入和最终收益;工程承包人负责承建工程,分为主承包人和分承包人;技术顾问代表工程所有人监督工程合同的执行并确保工程质量。此外,还有贷款银行等其他相关关系方。当涉及保险时,

  • 我国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间规定

    中国土地承包合同中除斥期间的相关规定。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土地承包合同的除斥期间,但规定了承包期限。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对于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限需经特别批准方可延长。

  • 建筑工程合同无效工程款的结算方式

    建筑工程合同无效时工程款的结算方式。当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被判决无效时,工程款的支付方式取决于工程的竣工验收情况。合格工程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不合格工程则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承包人非法转包、违法分包的行为将认定为无效,当事人可能被收缴非法所得。

  • 法律咨询:哪些情形下发包人可以解除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发包人在哪些情形下可以解除与承包人的合同。这些情况包括承包人违约不履行主要义务、工程延期且催告无效、工程质量不合格且拒绝修复以及非法转包或违法分包等情况。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的相关法律规定,如订立书面合同、遵循公开公正

  • 一、变更和解除合同方面存在的问题
  • 村委会未经村民同意承包矿产资源的合同是否有效
  • 林地承包合同范本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