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假释 > 假释期间被拘留怎么处理

假释期间被拘留怎么处理

时间:2024-04-23 浏览:3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3113

假释期间行政拘留的影响及撤销假释的条件

一、假释期间行政拘留的影响

根据我国刑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犯新罪,将会导致假释的撤销,并按照第七十一条的规定进行数罪并罚。此外,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如果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未经判决的罪行,也会导致假释的撤销,并按照第七十条的规定进行数罪并罚。另外,如果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公安部门关于假释监督管理的规定,尚未构成新的犯罪,也会根据法定程序撤销假释,并继续执行未完成的刑罚。因此,受到行政拘留处罚的假释罪犯有可能会被收监执行剩余刑期。

二、假释的条件

(一)法定的对象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并非所有罪犯都可以适用假释。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且属于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因此,假释不适用于被判处其他刑罚的犯罪分子。

(二)法定的实质条件

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或关键条件是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如果犯罪分子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应被认为具有“确有悔改表现”:认罪伏法,遵守罪犯改造行为规范和监狱纪律,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积极参加劳动,爱护公物并完成劳动任务。对于“没有再犯罪的危险”,除了符合刑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外,还需要综合考虑犯罪的具体情节、原判刑罚情况,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中的一贯表现,犯罪的年龄、身体状况、性格特征,假释后的生活来源以及监管条件等因素。此外,根据司法解释,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1. 对未成年犯的假释标准可以比照成年犯依法适度放宽,以贯彻对未成年犯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2. 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罪犯以及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主犯、惯犯不得假释。

(三)法定的刑罚执行时间条件

假释只适用于已经执行一部分刑罚的犯罪分子。根据我国刑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已经执行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已经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才能在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犯罪危险的情况下获得假释。然而,根据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规定,也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此外,对于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在决定假释时,还应考虑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为了保证假释制度的灵活运用,我国刑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特殊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罪犯在服刑期间有重大发明创造或突出的立功表现、罪犯已经基本丧失活动能力并有悔改表现、罪犯有专门技能并有急需使用的单位、罪犯家庭有特殊困难需要本人照顾等。然而,对于犯罪集团的首犯、惯犯以及罪行特别严重的罪犯,不适用上述特殊情况。

(四)不能适用假释的情况

无论对罪犯所判处的刑种与刑期如何,累犯都不得假释。此外,实施了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并且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也不得假释。暴力性犯罪除了上述列举的几种犯罪外,还包括其他对人身行使有形力的犯罪,例如伤害、武装叛乱、武装暴乱、劫持航空器等罪。即使对于减刑后刑期低于10年有期徒刑的暴力性犯罪人,也不得假释。此外,根据法律规定,假释必须经过严格的司法程序,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根据刑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对于犯罪人的假释,执行机关必须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并对符合假释条件的犯罪人裁定予以假释。综上所述,假释期间被行政拘留有可能会导致假释的撤销。假释是在监狱中表现良好后获得的特权,因此,假释犯人在获得假释后应当遵守纪律,严于律己,否则可能会导致数罪并罚。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请随时在线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建立该制度有助于国家掌握犯罪信息,制定和调整刑事政策,维护社会秩序,并保障犯罪人员的合法权益。我国在这方面已有所进展,但仍需按照基本要求逐步推进,包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框架内工

  • 人为损坏电梯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人为损坏电梯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具体根据情节轻重,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前者规定,人为损坏电梯行为如符合特定情形,可受到行政拘留和罚款等处罚。后者则规定,如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 无期徒刑的假释条件和限制

    无期徒刑假释的相关条件和限制。法律依据上,犯罪分子需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的刑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并表现悔改态度等才能申请假释,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不受执行刑期限制。假释条件包括实际执行时间、监规遵守情况、悔改态度和是否再犯罪等。累犯及严重暴力犯罪不

  • 法律对假释的期限限制

    中国法律对假释期限的限制。对于被判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考验期限为未执行完毕的刑期;对于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考验期限则依照特定规定。同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不受执行刑期的限制进行假释,如罪犯有重大发明创造、基本丧失活动能力、具备专门技能等。

  • 假释家属需要做什么
  • 假释制度及其适用条件
  • 社区矫正适用对象的范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