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出现时,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案件应当撤销、不起诉、终止审理或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定为犯罪:如果公务员犯罪的情节非常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不符合犯罪的标准,那么将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二)犯罪已超过追诉时效:如果公务员犯罪的时间已经超过了法定的追诉时效期限,且没有诉讼中止或中断的情况,那么将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如果公务员犯罪后获得特赦令免除刑罚,那么将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如果公务员犯罪属于需要告诉才能处理的情况,但没有告诉或者告诉被撤回,那么将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如果公务员犯罪的嫌疑人或被告人已经死亡,那么将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如果其他法律对公务员犯罪的情况规定了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那么将不再追究刑事责任。
七年前案件是否可以翻案的问题。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是否可翻案取决于是否超过追诉时效。若案件已立案或符合特定情形,则不受追诉时效限制。此外,《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也提供了具体的规定和条件。
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原则及其适用范围。该原则旨在确保国家统一正确地行使追诉权,避免无谓的刑事追诉和判罪。适用于六种情况,包括情节轻微、追诉时效期限已过、特赦令免除刑罚、未告诉或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死亡及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的情形。处理原则包括不立案和
中国偷逃税款的追诉时效问题。根据刑法规定,最长追诉时效为十年。犯罪经过一定期限后将不再追诉,具体时效根据不同刑罚有所不同。对于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将面临处罚。若纳税人补缴税款并缴纳滞纳金且受到行政处罚,通常不再追究
我国刑法中关于刑事追诉时效的规定及其在医疗事故罪中的具体应用。文章指出,法定追诉时效期限内,司法机关不得再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对于医疗事故罪这类结果犯罪,犯罪之日应理解为危害结果发生之日。同时,针对某些长时间后才被发现和确诊的医疗事故案件,应以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