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特别累犯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特别累犯要求前罪与后罪均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的罪名。如果其中之一不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罪名,则不能构成特别累犯。
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才能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特别累犯。
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特别累犯要求前罪与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等主刑,以及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等附加刑。但不包括前一个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被判免除刑罚处罚的情形。刑罚必须是被判处才能存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情形,如果是免于刑事处罚则不存在执行或赦免的问题。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是指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包括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领土完整与安全,以及危害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危害国家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罪名,用于概括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行为的共同特征。具体犯罪行为包括背叛国家、分裂国家、煽动分裂国家,武装叛乱、暴乱,颠覆国家政权、煽动颠覆国家政权、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投敌叛变、叛逃、间谍,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以及资敌等行为。
无期徒刑的执行机关、减刑和假释的规定、适用情况等相关内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将在监狱或其他指定场所执行刑罚,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在执行期间,如果表现出悔改和立功行为,可以获得减刑。适用情况包括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罪和其他严重刑事犯罪、死刑缓期执行
间谍罪的管辖机关及其职权,包括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责和管辖范围。间谍罪的认定要素包括针对国家安全的危害行为、区分间谍分子和非间谍分子以及完成间谍任务的行为。对于接受间谍组织任务后进行其他犯罪的情况,存在不同观点。
没收财产作为一种财产刑的适用对象及其范围。适用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等犯罪行为,旨在惩罚犯罪并防止其利用财产继续犯罪。没收财产的范围包括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但需严格区分犯罪分子及其家属的财产。若没收全部财产,应保留犯罪分子及其家属必需的生活
间谍罪的量刑标准,包括相关法律规定中的有期徒刑和附加刑如死刑的应用情境。对于自首或有立功表现的间谍犯罪分子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境外受威胁或诱骗参加敌对组织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不追究。在认定间谍罪时,需满足针对国家安全造成危害等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