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危害国家安全罪 > 职务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活动有哪些心理

职务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活动有哪些心理

时间:2023-11-27 浏览:4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3512
职务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活动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职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

职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对于侦破工作具有重要影响。他们的心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种情况。

本能避险心理

职务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后常常表现出本能避险心理。他们试图避免陷入危险境地,不承认犯罪事实,采取各种手段来逃避责任。

畏罪惧罚心理

职务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时常常感到内心不安,害怕被发现和受到法律的惩处。他们会采取各种手段来掩饰和隐瞒犯罪行为,以避免受到严厉的惩罚。

侥幸过关心理

职务犯罪嫌疑人往往具有一定的职务和社会经验,他们熟悉政策和法律知识,并且在犯罪手段上比较狡猾和隐蔽。他们常常希望通过侥幸来逃避法律的制裁。

顽固抗拒心理

有些职务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后拒不认罪,坚决对抗,对自己将要受到的刑法处罚抱有抗拒的态度。他们坚持自己的观点,试图逃避法律的制裁。

心理成因

职务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活动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包括经济、思想和体制等方面。

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地位

职务犯罪嫌疑人在案发前常常建立了一张复杂的关系网,甚至收买领导干部充当保护伞。这些关系网在他们的反侦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侦查中存在的问题

侦查中的问题也是犯罪嫌疑人实施反侦查活动的原因之一。例如,违法取证、取证不全面细致、案件拖延等问题都给犯罪嫌疑人提供了可乘之机。

司法腐败现象

一些意志薄弱的办案人员被贿赂或受到其他干扰,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些人亵渎法律,成为犯罪嫌疑人的帮凶。

关键证据丧失

有时案件当事人或证人逃匿,物证或书证被销毁,导致关键证据丧失,为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活动提供了机会。

办案人员的素质和立场

一些办案人员存在畏难情绪,办案水平不高,容易被犯罪嫌疑人利用。此外,部分领导干部对职务犯罪案件采取保护态度,也为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活动创造了条件。

对策

针对职务犯罪嫌疑人反侦查活动的心理特征和成因,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思想教育

通过法律政策教育和思想教育,稳定被告人的思想情绪,防止不良现象的发生。

判断翻供真伪

认真分析翻供动机,分析翻供的前后关联性,对比分析证言与其他证据之间的协调性,以确定翻供的真实性。

强化侦查手段

充分运用各种侦查手段,获取充分确凿的证据,堵塞翻供的漏洞,加快办案进度。

严厉处理顽固抗拒行为

加大打击力度,选择一些典型案件进行公开从重从严处理,以起到儆效尤的作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监视居住的法律要求

    新刑事诉讼法下监视居住的法律要求。监视居住是一种为保证侦查、起诉工作进行的强制措施,由人民检察院责令犯罪嫌疑人不得离开指定区域并对其活动进行监视。适用情形包括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婴儿等特定情况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以及案件特殊需要或羁押期满而案件

  • 非法持有毒品罪的立功表现

    非法持有毒品罪中的立功表现,包括揭发其他犯罪行为、提供重要线索、阻止他人犯罪活动、协助抓捕犯罪嫌疑人和展现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文章还介绍了该罪名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对象特征、行为人在持有毒品时的主观和客观行为等。

  • 辩护人的职责与义务

    辩护人的职责与义务。辩护人需根据事实和法律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应注意防止错误倾向,不能干扰司法机关打击犯罪活动或采取不正当手段为被告人辩护。在进行无罪辩护时,需查阅案卷和相关法律依据,收集无罪证据,并谨慎处理被害人、证人翻

  • 民事代理律师和刑事辩护律师的区别

    民事代理律师和刑事辩护律师之间的区别。两者在产生根据、诉讼地位、诉讼任务、适用范围、权利内容、权限范围和活动名义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刑事辩护律师主要承担辩护职能,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而民事代理律师则主要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

  •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认定
  • 挪用公款罪的量刑幅度及处罚方法
  • 叛逃罪的构成要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